粵語歌文化歷史研究者,喜歡鑽研文字與音樂的創作,也喜愛數學與棋藝等等。
分类:
2006-10-28 14:27:24
有人認為張學友主演的音樂劇《雪狼湖》在本地樂壇具有「劃時代意義」。此說未免誇張,不知置當年的潘迪華的《白孃孃》、羅文主催的《白蛇傳》、《柳毅傳書》於甚麼位置?
若說時代意義,《雪狼湖》暫時能讓人們看到的意義不過是一個粵語流行樂壇的一線歌手要用本身的「人氣」去搞音樂劇。但羅文當年搞《白蛇傳》不也是如此嗎?
假如有人是因為《雪狼湖》的盛大宣傳才知這個世上原來有一種叫「音樂劇」的東西,那是未免太落後,音樂知識委實貧乏得可憐。縱然不知道演藝學院自八九年起幾乎每兩年就製作一齣百老匯音樂劇,也該知道近年有原裝進口的《貓》、《歌聲魅影》、《孤星淚》,又或本地的原創音樂劇《風中細路》、《我和春天有個約會》、《城寨風情》以及在剛過去的聖誕節連演四十八場的《播音情人》。
《雪狼湖》之所以比《我和春天有個約會》、《播音情人》教人矚目,是因為主演者是張學友而已。但是否因此就令《雪狼湖》更具時代意義,還言之過早罷!
其實,論天時地利人和,張學友而今主演音樂劇,是遠比當年羅文的年代優勝得多。至少,自從大型百老匯音樂劇《貓》、《歌聲魅影》、《孤星淚》等相繼原裝搬來香港上演後,香港人看音樂劇的癮頭已是「史上最強」的。相比之下,筆者更佩服羅文當年的勇氣和衝勁,在天時地利人和皆缺的情形下仍然搞得不錯。
然而,香港人是善忘的,兩三年前的事也很少再記得起,何況是十多年前的《白蛇傳》,任它如何有劃時代意義,也鮮有人會記起。
後記:羅文都已去世有年,百代唱片不知為何仍沒有再版《白蛇傳》全劇。此真是羅文和黃霑(《白蛇傳》的唱詞全由黃霑寫的)的一大遺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