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歌文化歷史研究者,喜歡鑽研文字與音樂的創作,也喜愛數學與棋藝等等。
分类:
2006-10-28 14:25:53
聽張學友主演的音樂劇《雪狼湖》的選曲集《不老的傳說》,感到在香港音樂劇的歷史上確有不少「突破」。
最大的「突破」是寫曲寫詞完全是集體協作,不像一般的音樂劇由一個作曲家和一個作詞人包辦。然而一個作曲家和一個作詞人承包的音樂劇作品,藝術上是較完整的,也較有個性的。
事實上,我們提起某些著名的百老匯音樂劇,首先想起的常常是音樂劇的作曲家,而不是主演者。例如曾拍成電影的著名音樂劇《夢斷城西(又名「西城故事」)》,想起的總是這部音樂劇的作曲人:大指揮家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正統的歌劇就更是如此,例如說起《卡門》,我們總是說是作曲家比才音樂劇《卡門》,而不是某某主演者的音樂劇《卡門》。
但而今我們只能說是張學友的《雪狼湖》,而不是某某作曲家的《雪狼湖》,如此歌星掛帥,實在很有香港特色。
第二大「突破」是,作為一部音樂劇的選曲唱片,張學友這張《不老的傳說》,全碟十首歌竟都是由張學友獨唱的,難道女主角陳潔儀並沒有在劇中開腔?音樂劇中有沒有對唱、二重唱、多重唱以至大合唱呢?如果有,又難道沒有一首能有膽拿出來讓樂迷見識見識?抑或歌手合約問題?
第三大「突破」是,這張選曲唱片,十首歌就真是十首歌,在音樂旋律上,彼此都獨立得很,並不似屬於同一部音樂劇的。這不禁讓筆者猜疑,是不是整部《雪狼湖》的音樂都是如此鬆散,各自為政而互不相干的?劇中究竟有沒有一個貫穿全劇的音樂主題?
這些「突破」,相信大部份因素都與商業有關,跟香港商業社會形象委實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