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49066690
  • 博文数量: 4599
  • 博客积分: 58701
  • 博客等级: 大将
  • 技术积分: 48987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6-02-22 16:58
个人简介

粵語歌文化歷史研究者,喜歡鑽研文字與音樂的創作,也喜愛數學與棋藝等等。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4599)

文章存档

2023年(5)

2022年(7)

2021年(10)

2020年(6)

2019年(9)

2018年(44)

2017年(82)

2016年(83)

2015年(118)

2014年(142)

2013年(205)

2012年(273)

2011年(307)

2010年(381)

2009年(429)

2008年(451)

2007年(774)

2006年(1271)

分类:

2006-08-23 07:16:24

  

  

  重看自己的一篇寫於九零年的舊文,談及填詞人的全盛期。先照錄如下:

 

  日前看黃霑很「勞氣」的在其專欄喊道:「三幾年就冇得寫,不知有甚麼根據。黃霑大概是潘源良口中的『老一輩詞人』了,可是由一九六零寫到一九九零,依然有得寫。」

 

  事緣一篇潘源良訪問中引述潘源良的說話:「老一輩的填詞人情況沒有例外,總是做得三幾年就冇得寫,像鄭國江,我不曉得是他不寫還是別人不找他寫。」黃霑正是為了「三幾年」這個字眼而動肝火,怒問有冇搞錯。

 

  「三幾年」確是失實的,據筆者觀察,一個填詞人,全盛期約是七至十年,過了全盛期,不是「冇得寫」便是寫也不會寫得多。

 

  試以另一位填詞前輩盧國沾而言,他的全盛期大概是七六至八六年;八七年以後,他產量大幅下跌,而今大約是每年寫兩三首而已。

 

  即以黃霑而言,他的確是由一九六零年寫到一九九零年,但每年產量的起跌如何呢?是否由六零年到九零年都每年有一百首的產量呢?黃霑自己心中有數罷!

 

  我知潘源良的原意是,填詞人的全盛期畢竟是短(十年也是短),根本不可能將填詞作為全職,只是,未知是訪問稿撰寫人出錯,還是潘源良一時口快,把全盛期說成只得「三幾年」。

 

  十年全盛期,確是九十年代以前的香港填詞人共有的規律,即以潘源良、周禮茂這些八十年代中期崛起的填詞人,本身的全盛期也是十年左右。

 

  唯一的異數是林夕,從八六年到零六年的今天,都二十年了,全盛期還沒有結束,我想,除了是林夕確寫得好之外,完全缺乏後浪的衝擊是最大原因。八十年代,每三、五年就有一些耀目的填詞新星闖進填詞界,前輩的光芒不得不黯然,可是,九十年代之後,除了一個黃偉文,誰還算是耀目的填詞新星?既然缺乏後浪的衝擊,林夕的地位自是巋然不動。

 

  這其實絕對不是好現象,可是蜀中無大將,港內無超級詞人新星,只能徒呼奈何。填詞的少年天才都到哪裡去了?抑或根本土壤已變,天才再難孕育出來?林夕是有個愛徒林若寧說的,幾時可以青出於藍?

 

 

 

 

 

 

 

 

 

 

  

阅读(1737) | 评论(7)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