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49026271
  • 博文数量: 4599
  • 博客积分: 58701
  • 博客等级: 大将
  • 技术积分: 48987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6-02-22 16:58
个人简介

粵語歌文化歷史研究者,喜歡鑽研文字與音樂的創作,也喜愛數學與棋藝等等。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4599)

文章存档

2023年(5)

2022年(7)

2021年(10)

2020年(6)

2019年(9)

2018年(44)

2017年(82)

2016年(83)

2015年(118)

2014年(142)

2013年(205)

2012年(273)

2011年(307)

2010年(381)

2009年(429)

2008年(451)

2007年(774)

2006年(1271)

分类:

2006-07-11 09:31:01

  

  

  《滿江紅》這一詞牌適宜於發揮沉鬰與雄壯的感情,從辛亥革命至一九四九年之前幾十年間,中國風雲動盪,所以近代詞家喜歡用《滿江紅》這一詞牌的頗不乏人。這些詞也大都是時代的反映。

 

  現在先談一首廣東詞人易大厂的《滿江紅》。易大厂原名廷熹,後來改名易孺,字季復,廣東鶴山人。他是廣東名儒陳澧的再傳弟子,早歲肄業廣雅書院,中年曾留學日本。工詩、詞、書、畫,尤精篆刻。歷任北京高師、上海音樂院教授。與蕭友梅合作的新體樂歌,在民國初年頗流行。他晚年窮愁潦倒,一九四一年卒於上海,年六十八。這首詞是他晚年所作,其時正是抗戰時間,南京上海都早已淪陷了。詞道:

 

      一葉輿圖,慘換了幾分顏色。

      誰忍問,二陵風雨,六朝城闕?

      雨粟哭從倉頡後,散花妙近維摩側。

      咽不成《鬲指念奴嬌》,群聲歇。

 

      塵根斷,無生滅。山河在,難言說。

      賸倉皇辭廟,報君以血。

      蜀道鵑魂環珮雨,胡沙馬背琵琶月。

      莽乾坤今日竟如?同傾缺。

 

  易大厂的詞學的是周美城、吳文英這一派,講究格律,愛取僻調,填詞務為生澀。嘗自謂:「百澀詞心不要通」云。但這首詞卻不難解,他是為南京淪陷,蔣「府」逃亡,輿圖變色而痛哭流涕的。他是個舊知識分子,看不到國家的前途,因而詞中充滿悲觀失望的情緒,他也來不及見到抗戰勝利就死了。

 

  柳亞子先生的詞就和易大厂不同了。柳亞子很喜歡填《滿江紅》,(在《柳亞子詩詞選》中,一共有三十五首詞,《滿江紅》就佔了五首之多。)詞中雖也憂時傷國,但更多的卻是革命豪情。剛才談的那首易大厂詞是因為南京淪陷而興感,現在就先談一首柳亞子的「秣陵感懷」。「秣陵」亦即南京。這首詞作於一九二九年,因為一九二七之後,統治者在全國展開大壓殺而作的。詞道:

 

      袖手枯枰,已厭看長安棋弈。

      最難忘,叛旗初展,殺人如織。

      血染縑囊魂魄壯,身橫亂刀屍骸擲。

      鎮傷心,萁豆本同根,相煎急。

 

      猿鶴恨,成今昔。胭脂巷,休尋覓。

歎龍蟠虎踞,久無顏色。

侯景當年曾躍馬,王琳此日猶埋碧。

更何時旭日射光芒,陰霾革?

 

  詞中充滿對統治者的痛恨,但對革命前途並不悲觀,他是期待着「旭日射光芒,陰霾革」的。

 

  柳亞子在辛亥革命時期也有一首《滿江紅》,詞道:

 

    禹甸堯封,歎頻年自由鐘歇。

      驀湧現:殽函紫氣,三辰爭烈。

      鳳羽朝陽儀五采,麟經大義王正月。

誓從今隻手挽狂瀾,雄心切。

 

穢史始,須湔雪。黃書誼,肯埋滅?

看悲歌慷慨,舌存未缺。

衮鉞無情南史簡,江湖有黨東林血。

向崑崙頂上大聲呼,撑天闕。

 

  這首詞是為當時(公元一九零九年)宣傳革命的《民呼日報》出版而作的。用岳飛的《滿江紅》詞韻。其時柳亞子還是廿三歲的青年,詞中很有當時革命青年的激情,主要是宣傳「民族大義」,但只是以知識分子為中心,還未怎麼認識到群眾的力量的。

 

  他的另一首《滿江紅》是有感於台灣局勢而作的,其時是一九四三年,台灣還在日寇侵佔之下,尚未歸還我國。這一首詞的題目是「題《延平王海師大舉規復留都圖》」,用的也是岳飛一詞原韻。詞道:

 

      三百年來,溯遺恨,到今未歇。

      真國士,延平賜姓,鏖兵戰烈。

      組練晨翻南澳水,艨艟夜酹秦淮月。

      奈棋差一子全局輸,攻心切。

 

      甘煇恥,未湔雪。蒼水計,成灰滅。

      憤丑夷狡猾,長圍潰缺。

      龍馭難歸滇緬轡,鯨波還喋臺澎血。

      看白虹貫日圖中,排雲闕。

 

  鄭成功從荷蘭侵略者手中奪回台灣,後來清政府無能,在甲午戰爭後又割給了日本。柳亞子這詞作後二年,抗戰勝利,台灣歸還我國。但名雖歸還,實則由美蔣勾結,台灣不過等於換了一個外國統治者而已(筆者按:由於是六十年代寫的文章,所以有這樣的看法)。所以這首詞是還有現實意義的。

 

 

 

 

 

 

 

 

 

 

  

阅读(2223)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