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歌文化歷史研究者,喜歡鑽研文字與音樂的創作,也喜愛數學與棋藝等等。
分类:
2006-06-01 08:29:35
重讀這篇舊文字,可以對香港七十年代後期的流行樂壇面貌多一點兒了解。那時候,粵語流行曲聲勢日盛,原本鍾情唱英文歌,甚至曾以為一生一世只唱英文歌的歌手,面臨抉擇,唱不唱粵語歌呢?林子祥轉向唱粵語歌了,遭指為「投降」、「向現實妥協」。黃霑這篇短文,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寫的。
看了一部份談林子祥唱廣東歌的文字,有同意也有不同意,今天受林燕妮長途電話之命填她的專欄空檔,就談談對阿Lam唱廣東歌的意見。
我認為林子祥唱廣東歌,是理所當然的事,不像某些「樂評家」說是甚麼投降。中國人唱中國方言歌,竟然會給人評為「投降」,太匪夷所思了。林子祥即使幼年便赴美,而也一向是在唱洋歌,但並不等於他這便變了洋人。所以他唱中國方言流行曲,絕對說不上是「妥協」。
從前,我們中國人不爭氣,廣東作曲作詞人,更不爭氣,中國時代曲,粵語流行曲的水準,樣樣及不上人。所以有水準的歌手,都讓洋歌吸引去了。現在,時代曲和粵語流行歌的水準進步了些,又把好歌手爭回來,所以林子祥,開始唱粵語歌。這是必然,也是很應該的,沒有任何不妥。
鼓勵林子祥唱粵語歌的人不少,我是其中之一。我認為以他的天賦和歌唱技巧,可以把廣東歌的歌唱領域擴闊,創一條新路出來,不必再用粵劇的「歌劇」方式唱法來融入去唱粵語流行曲,也不必移用唱時代曲的方法,而是用演繹歐西流行曲的更佳歌唱方法來表達。令咬字、運腔和感情流露,都更趨自然。而在用得着的時候,不妨多用假音,將自然聲迫高一個八度,為粵語歌加進一種從未有過的韻味,一方面是更自然,一方面也更多藝術加工。這樣會另闢蹊徑、別創一格,更創新腔,成為獨一無二的「林子祥風格」。
林子祥的《抉擇》,反映了他自己新嘗試路向,所以在選曲方面,包含了各種各式不同的歌曲。這嘗試,以愚見認為,是好的,他這張大碟,應是粵語流行曲的里程碑。影響如何,現在雖不知道;但無可否認,粵語流行曲的新路向,該從此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