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歌文化歷史研究者,喜歡鑽研文字與音樂的創作,也喜愛數學與棋藝等等。
分类: IT职场
2018-03-13 10:44:48
美聲第五期七十八轉唱片,廣告見刊於1954年6月22日《華僑日報》,是期有粵曲唱片十套,「電影插曲」唱片四張共八首歌,粵樂唱片一張。這八首粵語電影插曲的曲目如下:
呷錯醋(新紅線女)/慈母淚(新紅線女)(即《中秋月》 盧家熾曲 李願聞詞)
仲夏夜之月(鄧慧珍唱 韓棟曲詞)/惜分釵(鄧慧珍唱 梁漁舫曲詞)
光明何處(露敏唱 梁漁舫曲詞)/富士山戀曲(露敏唱 胡文森曲詞)
睇到化(薇音唱 梁漁舫曲詞)/舊燕重臨(薇音唱 梁漁舫曲詞)
這一期,美聲開始有交代創作者的資料,由此看到八首歌曲有七首是原創的。
新紅線女,乃是鍾麗蓉。其中的《慈母淚》,亦即上一期由薇音灌唱的《中秋月》。看來這首原創電影歌曲,頗受歡迎,以至美聲唱片公司同一年內推出由不同歌者灌唱的版本。其他幾首原創歌曲,有些在內容上頗有特色。比如梁漁舫曲詞的《光明何處》,曲詞中提到:「父母縱不同情,無能將他制止」、「愛情無階級、貴賤也無虞」,他另一作品《睇到化》:「盡將心緒要放下,情字最假……大醉今宵,乜都睇到化……拿住了金杯,燒酒當是茶。」至於《舊燕重臨》,則隱約帶有戰後多鴛侶失散的背景。由韓棟作曲作詞的《仲夏夜之月》,是純寫夏夜景致之作,歌調聽來有西方小夜曲的風味。
美聲在1954年還於九月份推出了第六期唱片,廣告見於1954年9月19日《華僑日報》。可是這一期卻只有十套粵曲唱片和一張粵樂唱片,並無粵語「電影插曲」方面的唱片。
美聲第七期七十八轉唱片,廣告見刊於1955年5月12日《華僑日報》,這一回粵曲唱片增加至十四套,也有四張粵語「電影插曲」(共八首歌),這八首粵語電影插曲的曲目如下:
點點落紅飛絮亂(小燕飛唱 盧家熾曲 李願聞詞)/抱着琵琶帶淚彈(小燕飛唱 盧家熾曲 李願聞詞)
恭喜發財(鄭幗寶)/郊遊樂(鄭幗寶唱 李志興曲 譚元詞)
冤冤氣氣(小何非凡、小芳艷芬)/追求(小何非凡、小芳艷芬唱 韓棟曲詞)
馬票夢(小何非凡、新紅線女唱 韓棟曲詞)/賣生藕(新紅線女)
其中兩首由小燕飛灌唱的《點點落紅飛絮亂》、《抱着琵琶帶淚彈》,俱是電影《人隔萬重山》(1954年4月2日首映)的歌曲,在片中乃是由紅線女主唱,而《抱着琵琶帶淚彈》是主題曲。不過,香港電台的播放粵語流行曲節目時段,始終未見播放過小燕飛這兩首歌曲,看來是視為「粵曲」。
歌者之中,小何非凡即是黎文所。五十年代粵曲界的藝壇三寶黎文所(小何非凡)、李寶瑩(小芳艷芬)和鍾麗蓉(新紅線女),在這一期都有為美聲灌錄「電影插曲」。
感覺上,美聲這一期粵語「電影插曲」,是多添了不少鬼馬、諧趣的元素!
美聲第八期七十八轉唱片,廣告見刊於1955年10月26日《華僑日報》,是期粵語「電影插曲」唱片再次停止出版,只有十套粵曲唱片和一張粵樂唱片。
可惜在《華僑日報》或《星島晚報》等報紙,並見不到有刊載美聲公司第八期以後的七十八轉唱片廣告,完全斷了線索。稍能補救的是,在《華僑日報》1956年10月14日星期日所刊的電台節目表,見到香港電台從下午二時至四時十五分,播放「最新粵曲」、「最新粵語流行曲」及「最新音樂」,可以認得出這些全是美聲唱片公司的出品。這兩小時十五分之中,播了八套粵曲,六首粵語流行曲,以及兩首粵樂(有標明是盧家熾梵鈴)。難以斷定的是,這會是美聲的第九期還是第十期七十八轉唱片?但這至少可以肯定,在1956年10月14日之前,美聲還推出過六首粵語「電影插曲」,分屬於三張七十八轉唱片,其曲目如下:
龍鳳配(譚詠秋、鍾樸)/天作之合(李寶瑩、黎文所)
窮風流(鄭幗寶、梁金國)/鴛鴦福祿(李寶瑩、羅施)
大鬧舞場(鄭幗寶、黎文所)/永不分離(譚詠秋)
這個時候,可以見到藝壇三寶都用回本名,不復用小何非凡、小芳艷芬和新紅線女等名號。
譚詠秋灌唱的《永不分離》,肯定是電影歌曲,那是電影《碎琴樓》的主題曲,盧家熾作曲,李願聞作詞。影片於1955年7月29日首映。在唱片所附的歌譜上,還可見到「盧家熾指揮樂隊伴奏」的字樣。從古舊歌書上見過其他五首歌曲的歌譜,只有《鴛鴦福祿》是原創,耀滿曲,鴻跡詞,作者都是很陌生的名字。
筆者估計,在七十八轉唱片時期,美聲唱片公司就只出版了以上那些粵語「電影插曲」唱片,歌曲總數是52首。肯定屬原創的有15首,當中已把《中秋月》、《慈母淚》實是一首的因素剔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