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歌文化歷史研究者,喜歡鑽研文字與音樂的創作,也喜愛數學與棋藝等等。
分类: IT职场
2017-08-23 15:34:04
粵語歌「平仄」分「沉下亢尖」四類音高。其中「下亢」或「亢下」我們最自然感覺是配「小二度」或「小三度」等「小」音程。具體例子如《問我》:「問我歡呼……」(mi fa so so……)、《誓要入刀山》:「誓要去……」(mi so so……),兩處都是「下」──「亢」,前者與小二度mi fa相協,後者與小三度mi so完相協,都是那樣諧和而完美。
但要是問:為何這樣?
又或者再進一步問:既然能自然地配「小二度」或「小三度」,那麼介乎這兩個「小」音程之間的「大二度」,應該也能諧協吧?(按:小二度含一個半音,大二度含兩個半音,小三度含三個半音)
這兩個問題,要好好解答並不容易。但第二個問題看來容易解答些。
這裏試試分析以「下亢尖」填do re mi之協音效果,從中也就可以順帶解答上述的第二個問題。
在專業作品中,以「下亢尖」填do re mi一直不乏例子。但有分析者認為,這樣會產生倒字,讓聽者聽成「亢亢尖」。以下面圖中那五個例子而言,「在那些」會聽成「再那些」,「是與非」會聽成「試與飛」,等等。
這說法是小弟不同意的。因為這意味據「下亢尖」唱「do re mi」會使歌者或聽者唱/聽成「re
re mi」,即圖中A的情況。但「下」音明顯比「亢」音低,do音亦比re低,二者配起來,倒音倒成「re re mi」是不可能的。它最多只能倒成B那個模樣:「升do ──re ── mi」。
進一步說,由於「下亢」或「亢下」最自然感覺是配「小二度」或「小三度」,當以「下亢尖」填「do re mi」,唱時如不着意,很易會向下滑唱成D的模樣:「ti. ── re ── mi」(前二音變成小三度關係);又會很易向上滑,唱成B的模樣:「升do ── re ── mi」(前二音變成小二度關係);只有着意去唱,才會準確唱得出是「do re mi」,而這樣唱來,字音與樂音的結合算是諧和完美的。
經過這樣分析,說明「下亢/亢下」配大二度其實也是諧協的,但唱的時候要有很好的意識,不可被字音牽著走,以至唱成小二度或小三度。
奈何到此還是沒法好好解釋何以「『下亢/亢下』最自然感覺是配『小二度』或『小三度』」?
同樣的方法,也可以解釋下面的情況:
「沉下/下沉」或「亢尖/尖亢」最自然感覺是配「大二度」或「大三度」,但它們配介乎「大二度」與「大三度」之間的「小三度」,也是諧協的。
由此可見,粵語字音與樂音之配合,是頗有些彈性,並非死固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