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49869588
  • 博文数量: 4599
  • 博客积分: 58701
  • 博客等级: 大将
  • 技术积分: 48987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6-02-22 16:58
个人简介

粵語歌文化歷史研究者,喜歡鑽研文字與音樂的創作,也喜愛數學與棋藝等等。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4599)

文章存档

2023年(5)

2022年(7)

2021年(10)

2020年(6)

2019年(9)

2018年(44)

2017年(82)

2016年(83)

2015年(118)

2014年(142)

2013年(205)

2012年(273)

2011年(307)

2010年(381)

2009年(429)

2008年(451)

2007年(774)

2006年(1271)

分类: IT职场

2015-01-01 09:01:12


  由譚沛鋆創作的粵樂《柳浪聞鶯》,曾多次錄成唱片,但能夠準確考查出唱片面世日期的,最早的一張則是屬於和聲歌林第廿九期的唱片,該期唱片於194165日起發售。花城出版社出版的《廣東音樂200首》(廣東省當代文化研究所編),指《柳浪聞鶯》樂曲初見於1937年。這至少可以推知,這首粵樂應是誕生於三十年代中期。

 

  譚沛鋆是西化粵樂創作的代表人物。但這首《柳浪聞鶯》,卻不算太西化。中國音樂作品以音樂表現鳥語的不少,如笛曲《百鳥引》、二胡曲《空山鳥語》以至粵樂的《鳥投林》,總有一大段模擬鳥聲的演奏,寫意之中不忘寫實,何況以樂器模擬鳥叫模擬得逼真,往往很能吸引聽眾。但《柳浪聞鶯》純是寫意,其中的「鶯聲」,不求逼真,但求象徵,鳥鳴在若有若無之間。

 

  經過多年的演變,現代的《柳浪聞鶯》演奏版本,變得很華麗,很樂隊化,也加了很多個樂句。然而為了較真確地了解原來創作者的作意,筆者寧選一個比較簡樸和原始的曲譜版本,那是取自香港信成書局出版的《粵樂名曲集3》。

 

  以這個版本來賞析,筆者把它斷成十四行,從而感到它可分成「起」、「承」、「轉一」、「轉二」、「轉三」、「合」等六小段。以音階而言,樂曲是採用自然的七聲音階,這是粵樂常見的。

 

起句用連環扣法 份外綺麗

  曲調從很簡單的音符開始:「上,士上尺」完全沒法喚起甚麼音樂形象。接下來,把「士上尺」化進第二個樂句的中間位置,並稍變了它們的節拍,其尾後幾個音,是自然的向上推展:「工反五」。作曲人一不做二不休,又把這樂句末處的「反五」,置在第三個樂句的中間位置,亦稍變其節拍。這首三行樂句的衍展手法,類似於民間音樂所說的「連環扣」,不過「連環扣」一般是指不斷把前一樂句居於中間位置的音群移到新樂句的開端上去,而《柳浪聞鶯》這頭三行,卻是屢次把前一樂句居於末尾位置的音群移到新樂句的中間位置上。筆者相信,這仍可算是「連環扣」,而且,因為使用了這手法,再結合上第三行的連珠技巧:「六五」迅速重現,使得這起句旋律份外綺麗,彷彿是置身風光秀美之地。

 

  第四行進入「承」段,以頂真手法開展,並且迅速跳上最高音的區域,感覺上,這是對秀麗風光的由衷讚美。這一行開始的四個音「六工工六」形成回文,那美是如此自然地流瀉。

 

  第五行句幅較長,並由之前的高音區回落至中音區,還初次亮出較低的「合」音,最後終止在明亮的「宮」音上,這種種因素的結合,像是內心快樂的深層詠嘆。這一行之內,初次亮出了全曲之中極重要的元素:「尺合合上,尺合合上」,其下躍上跳的感覺強烈,簡直就是掩不住的喜悅!

 

於無聲處 亦似有鳥鳴

  至第六行,若有若無的鳥鳴出現了,先是一兩聲,以短音「六」象徵,然後綴以一個回文音群:「六五六工六五六」,筆者倒是想起古人的詩句:「山光悅鳥性」。總之,聽到鳥鳴,心情更酣暢。第七行是第六行的向低處移位的模進,聽來就如再次強調這份聞鳥鳴而使心情更酣暢之感。

 

  第八行,之前亮過相的重要元素再現了:「尺合合上,尺合合上」,但這一回節拍變得更細碎,出現一些無聲之處,由是音符的跳動感就更強。所以,這批樂音一方面象徵鳥鳴,一方面也是喜悅之呈現。說來,在樂隊合奏的版本中,這處往往以不同的樂器作和應:尺合(尺合)合上(合上)尺合(尺合)……營造鳥鳴聲音此起彼落的效果,很是美妙。不過,即使只是獨奏,奏到此處沒有別的樂器和應,造不出此起彼落的效果,但就讓它出現幾個無聲之處,聽眾卻彷彿在無聲之中聽到鳥叫。也許,這正是「留白」的寫法!很值得借鏡。

 

  第九行開始是對第八行的自由模進,以一個「工」音作連珠式貫串,仍是有留白的鳥鳴模擬。這一行長約九拍,其中有回文,又兩番以頂真之法綴連音群,最後再次終止在明亮的「宮」音上。故此,其旋律綫十分秀雅,而且也再達至酣暢的心境。

 

  第十行折回至第八行的「尺合合上,尺合合上」,鶯鳴尚持續,繼之接以一個更長的樂句(也是全曲最長的樂句),它以兩個近似回文的音群把樂意伸延至全曲的最低音處,隨之而蜿蜒起伏,最後仍然終止在「宮」音上。這次,是使心境達至最酣暢的程度!

 

  回看一下從「承」段發展至「轉三」的這幾段,酣暢感是層層推進,井然有序。而「尺合合上」是其中重要的樞紐。

 

  最後三行是樂曲的「合段」,作曲者把先前出現過的好些音樂材料匯集過來,又予以新的安排發揮,締造出意猶未盡、依依不捨的情思。這「合段」從樂曲高音區開始,就如高唱讚美之聲,而第十三行把「尺合合上」拆散改組,正似是對鶯啼的留戀吧。

 

節拍或音區移位 變化微妙

  綜觀全曲,還有一些微妙的變化很值得一提。比如說,第五行開始處是「五『彳乙五六工尺工六」,第十一行開始處是「士乙士合伬仩伬仜合」,可以說,開始的音是一樣的,只是移低了一個八度,或者說是移低了一個音區。然而這就會形成很顯著的情感對比,也形成層次。又比方說,第十行「尺合合上,尺合合上」這組音,音形上乃是第八行的完全再現,可是在拍位上卻是有輕微移動的,雖然,一般聽眾很難察覺這種微微的變化,卻使音樂暗暗帶有流動之美。說來,不僅是《柳浪聞鶯》,很多粵樂都有這類拍位微移的現象哩!

 

 

按:本文原刊於2014年十二月號(第一五二期)《戲曲之旅》

 

 

 

阅读(1244)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