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歌文化歷史研究者,喜歡鑽研文字與音樂的創作,也喜愛數學與棋藝等等。
分类: IT职场
2014-10-28 20:22:07
這些年來,已知粵語的一大優勢是保存了古漢語的入聲和閉口音,由是以粵語讀古典詩歌,絕對能直接無礙地領略原典所要顯現的聲情,如岳飛《滿江紅(怒髮衝冠)》之用入聲韻,辛棄疾《水龍吟(舉頭西北浮雲)》之用閉口韻,用粵語讀感受會分外深。普通話早消失了入聲和閉口音,以之朗誦吟詠《滿江紅(怒髮衝冠)》、《水龍吟(舉頭西北浮雲)》諸作,根本無法感應箇中的聲情,遺憾!也因此,每當聽見到有些錄音與錄影,有人七情上面的以普通話誦讀古典詩詞,彷彿傳達出作品中的聲情,心情便有些異樣,心底總在嘀咕:用粵語好得多呀!
讀陳雲的《粵語學中文,愈學愈精神》,提醒了筆者所忽略的事實:正因為入聲和閉口音在普通話中消失了,產生了很多「音義離散」(或稱「音義分離」)的案例──相對而言,這些案例也凸顯了粵語常常能「音義合一」。
陳雲此書是報上、網上文章的結集,「音義離散」的案例散見書中多篇文章,這裡嘗試集中起來,梳理一下。
「合」
以粵語讀這個字,就真是合口的,
以普通話讀,卻是張口的,要合口也合不來。
「荊棘滿途」
以粵語讀,「棘」字短而刺耳,一聽就知滿途荊棘,
以普通話讀,聽來輕輕浮浮,斷無這種感覺。
「激烈」
用粵語讀之,真的激烈,
用普通話讀之,只感稀鬆溫吞。
「窒息」
粵語有入聲,此詞讀來短而促,真有窒息感覺。
普通話即使韻母收得微細,依然是呼氣的,未至於窒息。
「浮沉」
「沉」字粵語是閉口音,真有「沉沒」感覺,
普通話不閉口,「沉」而不「沒」。
「速遞」vs「快遞」
「速」為入聲,粵人可察知「速」比「快」更為急迫,
故喜用「速遞」,縱使「速」字較生僻。
普通話無入聲,無法分辨「速」比「快」哪個時間更短,
故傾向說「快遞」。
「先生之德/風,山高水長」
從音韻而言,「德」字短促而絕,不如「風」之響亮遠達,
這種差異粵語才能讀得出,
普通話讀「德」與「風」,音韻的長短差別不大。
其他詞例,不一一細說:
含蓄 獨特 抑鬱 飲泣 啜飲 深沉 滲入 黑暗 克服 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