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48244593
  • 博文数量: 4599
  • 博客积分: 58701
  • 博客等级: 大将
  • 技术积分: 48985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6-02-22 16:58
个人简介

粵語歌文化歷史研究者,喜歡鑽研文字與音樂的創作,也喜愛數學與棋藝等等。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4599)

文章存档

2023年(5)

2022年(7)

2021年(10)

2020年(6)

2019年(9)

2018年(44)

2017年(82)

2016年(83)

2015年(118)

2014年(142)

2013年(205)

2012年(273)

2011年(307)

2010年(381)

2009年(429)

2008年(451)

2007年(774)

2006年(1271)

分类: IT职场

2014-07-01 08:37:10

 


  粵曲中使用小曲,已到了不可或缺的境地。說「小曲」,來源卻龐雜,有取自粵樂作品的,有特別為某支粵曲或某電影寫的歌曲,後來成為「小曲」,也有很多是取自國語時代曲以至歐西流行曲的。

 

  本欄將會把焦點放在來自第一、二類的「小曲」,即粵樂作品,或原本是為某粵曲、電影所寫的歌曲。筆者會嘗試談談它們美在何處,也嘗試分析它們在創作上的特色。事實上,很多「小曲」根本不「小」,乃是前人嘔心瀝血的傑作!

 

  在這第一篇,談的是邵鐵鴻的粵樂名作《錦城春》。為了方便,旋律的分析圖示,用簡譜,為文賞析時,會用工尺譜字。本欄日後的文章也將會這樣安排。

 

  《錦城春》不但是粵曲中常用的小曲,甚至粵語流行曲也有它的蹤影,比如達明一派有一首《排名不分先後左右忠奸》,當中的名字由「張叔平王傑…」唱到「黃霑李嘉誠」的一段旋律,便是截取自《錦城春》的。其實達明一派這首歌曲是借取自鄭君綿的《明星之歌》,若以《明星之歌》而言,截取自《錦城春》的旋律,其填上的名字是從「張揚丁紅…」到「駱恭李香琴」。

 

  高胡大師余其偉所著的《中國廣東音樂高胡名曲薈萃(余其偉編注演示版)》,對《錦城春》有注釋謂:「此曲作於(上世紀)四十年代中後期。音樂寫得有如繁花似錦,給人以健朗、自信之感受。與作者的另一首《流水行雲》之淒迷感傷比較,大異其趣」。這段短短的注釋,很扼要的點出《錦城春》的旋律特色。當然,如果仔細一些端詳這個曲調,可賞可談之處真不少!

 

彷彿一座音樂迷宮

  很多粵樂作品都像是音樂迷宮,如果想試圖背譜又背得未爛熟的話,奏起來便很易像迷了路,不知該接到哪個樂句去才是。《錦城春》可說屬於這種音樂迷宮。所以成為迷宮,主因是這類粵樂都像捲軸式國畫般,使用的是「散點透視」,讓欣賞者有步移景換的感覺。

 

  就以《錦城春》來說,當仔細分析它的旋律結構,像是從頭到尾一氣呵成,很難分得出明顯的段落,可是樂句與樂句之間,卻又有很多暗線在綰合在承遞。因此,奏時一旦被某條暗線擾亂,便很易不知奏到哪裏去。

 

  或問,甚麼是「綰合」、「承遞」?

 

  這兒涉及到多種旋律寫作技巧,而這些技巧也都有美化旋律的效用。

 

  首先是音群重出、樂句重句,以至音群貫串。前二者是指短距離的樂音重現,比如分析圖中有不少標着「重出」、「重句」之處,就是這樣。至於「音群貫串」,比如分析圖第一行所標的「音群甲」:「五生五六工」,我們還可以在第四、第六、第十、第十二行找到它的「芳踪」,由於它不時在旋律中重現,會讓我們產生熟悉感,也加深了的曲調的印象。

 

  「連珠」也是一種音群重出的技巧,往往是指只有一兩個音的小「音群」,在很短的距離內重現,仿如連珠。比如第五行中,「尺工尺工尺上」寥寥六個音,「尺工」便立刻重現了,同是第五行,末尾部份兩次見到「彳乙彳尺」,亦屬「連珠」。

 

  粵樂經常用到的「綰合」、「承遞」之法,還有「頂真」,指的是上一樂句的最後一(幾)個音,移用作緊接的另一樂句的開始的音。比如分析圖中第五行最後一個音是「五」,第六行開始的一個音也是「五」,這就是「頂真」。不過,《錦城春》使用頂真之法並不多,在某些粵樂作品中,卻是用得很頻繁的。

 

  在分析圖中我們還會見到若干具回文性質的音群,比如第四行,「五生五六工六五生五」便是一組回文音群。有這種回文音群出現在旋律線中,總能增加它的美感以至纏綿感。說來,第六行最尾兩個音是「六上」,第七行開始的兩個音是「上六」,這是頂真之餘兼具回文,又多一重優美。

 

  以上幾段,共說了「重出」、「重句」、「音群貫串」、「連珠」、「頂真」、「回文」等六種手法,其中「音群貫串」應是最易讓演奏者「走錯路」,以至有身在迷宮之感。因為這貫串曲調多處的音群,每次都有不同的樂音綴尾,只要稍記得不清楚,就不知應該輪到是哪些樂音綴尾。

 

  也許,還可以說,越是易讓音樂家有走迷宮之感的粵樂作品,應該越是迷人的!

 

  以上說的技法,多是關乎旋律結構的,表情作用較弱。音樂旋律要表現感情,往往憑藉音程大小、節奏緩急疏密、句幅長短、音區高低以至調性更易等幾種維度的變化而達成。

 

感情變化微妙而美妙

  以《錦城春》來說,一開始便是調式主音宮音的兩番八度回落,也可說是大跨度的「落─起─落」,像是一份深情的讚嘆。音群甲「五生五六工」也在這樂曲開端處亮相,配着慢奏的十六分音符,頗帶點柔情。事實上,《錦城春》大部份樂句都是從後半板或後半叮起音的,這樣造成的情感效果也是傾向柔情的。

 

  第二至第四行的樂句,都以「彳尺彳乙五」三個音開始。這三個音走在一起,能產生一種離調的感覺。因為一般中國五聲音階旋律,應是「彳尺生五」,現在收起「生」音,由「彳乙」音代替,便有轉調(或離調)的作用。不過,由於離調的「時間」只有兩拍左右,感情的色彩變化不大,才稍憂鬱,又回復愉悅,箇中變化微妙而美妙。

 

  樂曲最大的波動之處是第六行。音群乙「五生五六反」應是從音群甲「五生五六工」衍生出來的,其中兩個音群共有的「五生五六」都配以急速的節拍,即時值很短的三十二分音符,加上「反」音也是到這一行才首次出現。這些都使感情的色彩跟前五行大大不同,予人的感覺彷彿是碰到某些煩擾。可是到第七行的「上六六六」,感覺上是把煩擾都盡除,尤其是這第七行,是在重拍處起音並立即以五度向上跳進,是全曲中僅見的,這似乎是顯示,有健朗的心境,小小的煩擾很快就能視如無物。

 

  樂曲的最高音「彳五」出現在第九行,雖一閃而過,但毫無疑問,這便是樂曲最高潮之處,讓心情酣暢無比。

 

  以上這些粗略分析,應可讓讀者初步認識到《錦城春》一曲的美麗與巧妙之處。而最後還想說說在這樂曲中,「乙」與「反」兩個音,是有兩種音準的。比如當它具離調作用時,宜採用十二平均律的音準,如分析圖中的第二至第五行,那些「彳乙」音都應採用十二平均律的音準。當它只是經過音時,宜採用傳統的粵樂七律音準。像分析圖中第十行的那個短短的「彳乙」音,乃是經過音,當採用粵樂七律的音準。這種兩種音準共存於一曲之中的情況,還見於很多其他的粵樂樂曲的。

 


按:本文原刊於第一四六期《戲曲之旅》(2014年六月號)的「小曲微觀」專欄

 

 


阅读(1783)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