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歌文化歷史研究者,喜歡鑽研文字與音樂的創作,也喜愛數學與棋藝等等。
分类: IT职场
2014-02-17 08:28:36
因為book友胡兆貼了一幀《打靶歸來》的曲譜,那是拍攝自一冊編寫給少年胡琴學習者的用書的。
其實,向來中樂樂器的學習課本或教材,大多來自中國,所以當中編排有《打靶歸來》這種解放軍歌曲,毫不奇怪。
只是,我們香港音樂好手教本地後生仔女玩中樂,好應該多下些工夫,多編選些有本土特色的樂曲作教材,相信學習者的興趣也大些。有本土特色的樂曲,可以是粵樂、粵曲小曲,以至粵語流行曲。
像盧家熾的《中秋月》、王粵生的《紅燭淚》,黃權作曲的《神鳳》(徐小鳳名曲),又或者是羅文《白蛇傳》中的《春泛西湖》、《好姻緣》,許冠傑的《世事如棋》、《天才白痴往日情》,梅艷芳的《胭脂扣》……諸如此類。
這些曲子,有些也不易奏得好的,像《春泛西湖》,二胡用la mi空弦奏,要很懂得換把才能感到好拉。又如《天才白痴往日情》,小弟常喜歡先全用二胡內弦把它奏一遍,然後把曲子升高八度來奏。簡單的曲子,如此安排後,便很不簡單,拉二胡都要有一定功力才拉得來。又或者像《神鳳》,初學者是難以奏得出那種英姿威武。
上世紀五十年代以前,香港人口中的「中樂」其實是指「粵樂」,現在,香港人學中樂,其實也應該在學習的過程中,多接觸些「粵樂」──因粵語歌樂而生的曲子。
不過,能這樣想的本土中樂教學者,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