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歌文化歷史研究者,喜歡鑽研文字與音樂的創作,也喜愛數學與棋藝等等。
分类: IT职场
2013-01-31 15:19:28
1974年3月15日,《華僑日報》的娛樂版刊出了一篇由「朱侶」執筆的文章,標題為「許冠傑 不宜文藝打鬥 應走喜劇路線」。這位報壇前輩朱侶,現在仍經常執筆寫文章,但已專注於香港粵劇粵曲界,也就是說寫的都是有關香港粵劇粵曲界的文章。現在重看「朱侶」前輩這篇舊文,真有見地,也很有遠見,亦即現在慣說的「具前瞻性」。
現把「朱侶」的文章全錄如下:
香港電台的《太平山下漫步》節目內,有一明星接受訪問的,向來都並不受聽眾所重視,所以那些明星都被冷落,雖主持人歐陽義德以引起動機的方法來發問,也引不起聽眾發問的興趣,這個節目從播放以來只有兩次是觀眾自動發問的,那是游泳明星溫兆明和影視歌三棲的許冠傑。
向溫兆明發問的盡是一些游泳知識和如何加入南華的游泳組,他們所談的都缺乏親切感,但對許冠傑發問的,則是許冠傑的近況和將來的發展。他們的語調和對許冠傑的稱呼都是很親切的,好像是老朋友,從這些聽眾的談話裡可見許冠傑是成功的和他有着一定的擁護者。
許冠傑說他現在寫一部時裝文藝打鬥片,內容是說本港青年男女的。許冠傑這部片並未開拍,他的導演能力如何還未知道,但覺得他如果想賺錢的話,不如拍一部喜劇打鬥《雙星報喜》。因為《雙星報喜》在電視上是以針貶時弊而受歡迎的,而那些所謂反映現實的影片在本港是頗為吃香的,《七十二家房客》便收五百多萬,高踞本港開埠以來的最高賣座紀錄。譚炳文和李香琴拍的《大鄉里》雖然一般都說俗不可耐,但也因為有少少接觸時弊,也輕輕的過了二百萬關,如果許冠傑以他們許家班上陣,只要開出《雙星報喜》的片名──片未開拍已經有人很支持的了。
在這裡提醒許冠傑一句,不論他拍不拍《雙星報喜》,最好盡快往登記起這片名,不然給人先登記了,那後悔的將不只是《差不多先生》,且將來也可以將這片名讓給別人也可賺回一筆呢,不過,如果將《差不多先生》這電影改為《雙星報喜》也是可以通的,又何必怪人先拍了「先生」呢,這是塞翁失馬而已。
據筆者所知,當時許冠傑是曾經想過搞一部名叫《差不多先生》的電影的,所以朱侶前輩在她的文末提到《差不多先生》這個名字。
附圖:許冠傑主演的《馬路小英雄》的首映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