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歌文化歷史研究者,喜歡鑽研文字與音樂的創作,也喜愛數學與棋藝等等。
分类:
2012-07-21 09:15:36
三 外散度應用舉隅
本節將通過兩個實戰例子,來說明「外散度」的用途。
例一
圖六的局面取自一九九八年名人戰四局決勝的第一局,執黑子的是挑戰者瀧澤雅樹,執白子的是名人中島哲也。
圖六裡,B3格是黑方的凝聚手(一散度格子),E3格是白方的凝聚手。
實戰中,黑接着就是下B3凝聚手,而白方也立刻下E3凝聚手。
看起來是雙方交換了一次凝聚手,但接着仍由黑方下子,對黑方而言已屬稍吃虧。如果再比較一下這兩個落子點的外散度,B3格的外散度是五,E3格的外散度是三,由此觀之,亦是黑方略遜。實際上,以程序檢視,雙方交換過一回凝聚手後,是白方稍佔優。
例二
圖七的局面取自一九九八年名人戰四局決勝的第二局,執黑子的是名人中島哲也,執白子的是挑戰者瀧澤雅樹。
形成圖七局面的棋步:f5d6c3d3c4f4f6f3e6e7f7c5b6g6e3e2g5g4e8d7c6c8h6f8h5
圖七裡,白方有三個「一散度格子」:C7、D8、H4,可謂花多眼亂,當前應該先下哪一個呢?
算算這三個「一散度格子」的外散度,C7是三,D8是一,H4是二。以此看來,白方應該選下D8,事實上這也是白方當前的最佳步!而實戰中,瀧澤雅樹下的是H4,是軟手。
以上這兩個實例,相信已充分說明「外散度」的用途。然而,筆者也相信「外散度」的應用會有失準的時候,而且這肯定是難免的。其實棋盤上沒有哪一種理論或原則是永恆通用的,總會有不符理論原則的時候,因為在某局面上,會是另一種理論原則在起作用,而不是你認為適用的那個理論原則在起作用。
思考題:當在一散度格子上落子,這枚剛落下的棋子的外散度的最大可能數值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