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48838056
  • 博文数量: 4599
  • 博客积分: 58701
  • 博客等级: 大将
  • 技术积分: 48987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6-02-22 16:58
个人简介

粵語歌文化歷史研究者,喜歡鑽研文字與音樂的創作,也喜愛數學與棋藝等等。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4599)

文章存档

2023年(5)

2022年(7)

2021年(10)

2020年(6)

2019年(9)

2018年(44)

2017年(82)

2016年(83)

2015年(118)

2014年(142)

2013年(205)

2012年(273)

2011年(307)

2010年(381)

2009年(429)

2008年(451)

2007年(774)

2006年(1271)

分类:

2011-10-27 08:08:32

 
 
  這篇開場白,是特為昨晚在香港演藝學院舉行的〈「粵樂宗師」──呂文成作品音樂會〉而寫的。
 
  歲月匆匆,回頭一數,呂文成這位獲譽為粵樂宗師的傑出樂人,離開我們已有整整三十年。
 
  三十年前的香港,已經是粵語流行曲的世界,曾經在上世紀三十至五十年代於香港非常蓬勃的粵樂創作與演奏,在那時已基本上是過去式,可以說再無新作。只有在內地,仍不斷有新創作,可是風格上頗有分野,尤其1990年代以後,內地的粵樂新作品不少是甚「大型」的,讓老粵樂迷頗感消化不來。今晚,難得有機會重溫多首呂文成的名作,際此時刻,筆者不禁回看以呂文成為首的那一輩香港粵樂名家的過去,覺得有五點頗值得指出,期望方家垂注:
 
  其一。呂文成的粵樂創作,不僅是廣東人喜歡,而且是全球華人都喜愛的。呂文成、劉天華、阿炳,是近代民樂界裡三顆閃爍奪目的巨星,難分軒輊。然而,呂文成的音樂作品更有一個其他兩位音樂巨星所欠缺的大特色──非常符合「大樂必易」的音樂哲思。事實上,呂氏大部份粵樂名作,比如在是次音樂會所奏的《平湖秋月》、《漁歌晚唱》,在廣東一帶,都曾經多次填上歌詞演唱,朗朗上口,因而婦孺皆知。再者,這些名作演奏技術要求都不高,一般樂器愛好者學了一年半載,就可以津津有味的奏呂文成的作品以自娛了,這是呂文成作品偉大而又親切之處。
 
  其二。呂文成從幼年至青年時代,僑居上海約三十年,使他在音樂創作及演奏上有廣闊的視野,比如從向司徒夢岩請益小提琴的過程裡,悟出高胡的改革。而他從身邊的民間音樂如江南絲竹裡,也得到許多創作養份。比如他的名作《平湖秋月》,音樂學者阮弘便認為應是脫胎自江南絲竹的名曲《歡樂歌》的。從這方面看,呂文成的作品是深深植根在中國民間音樂裡的。

 

  其三。當年,粵樂名家往往都是唱粵曲的能手,除了呂文成,諸如梁以忠、何大傻、邵鐵鴻、錢廣仁(大叔)等等,他們能作、能奏、能唱,所以他們的粵樂創作與演奏,很自然的便具有濃濃的廣東風味。現在,奏粵樂的便只管奏,作粵樂的便只管作,而且也沒聽聞哪位演奏家、作曲家兼是唱粵曲的能手。這只因時代畢竟不同了?

 

  其四。以呂文成為首的粵樂名家,他們的創作,經常大膽地洋為中用,像是次音樂會上所奏的《下山虎》、《醒獅》、《步步高》以至另一首呂文成名作《聞雞起舞》都有頗多西化的元素,其他名家如陳文達、譚沛鋆、林浩然等人,也寫了好一批風格很西化的廣東音樂。在今人眼中,這些作品難配姓「粵」。可是筆者倒覺得,而今內地的粵樂創作,是過份拘泥於姓「粵」。

 

  其五。呂文成那一輩的音樂家,百無禁忌,他們毫無顧忌的兼寫流行曲。單以呂文成為例就寫過不少,其中《快樂伴侶》更膾炙人口。

 

  這五點,雖不必俱以之為目標,卻應該是很有啟發意義的。

 

 

 

 

 

 

 
 
 
 
 
 
 
 
 
 
阅读(1642)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