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有些演唱會會特別配製主題曲,而這自然免不了要為歌手「度身定造」,並配合台上演出的種種功能,比如配合親善形象之類。不過,近期王菀之的「水.百合王菀之2011香港演唱會」主題曲《水百合》,卻頗例外:其歌詞強調我行我素,不理會他人的欣賞與讚譽──若說這是王菀之的心聲,筆者卻覺得那更像是填這首詞的林夕的心聲。
詞裡有一句提到近代著名法國畫家莫內:「我閉上眼看見了莫內,獨活在夢內又渴望回來」。這也看得出不是隨便提一個畫家名字,而是一個很切合詞意的「典故」──現代中文流行曲用典須用「洋典」不宜用「中華古典」?還是慶幸在那兩個音符之下恰好能填上莫內的名字(粵語歌有時就是需講一點運氣)?
說是切合,是因為莫內晚年只是專心致志地寫畫,對於種種得之不易的榮耀,以及行家、文人雅士和政治家等人的不吝讚揚,莫內是完全無動於衷。再說,莫內晚年極愛畫睡蓮,也就是水百合!至於為何他這樣鍾情睡蓮,有學者謂是受東方「空無」思想的影響,欲超越物體的表象,直探本質。這兩點,都切合詞的立意。
欣賞王菀之這首歌,除了洋典故,還要懂花語,睡蓮(water lily),又名水百合、子午蓮、睡美人等等,它象徵純潔或純真的心、信仰或是幸福。相信,欣賞這首歌,便是一回有很豐富得着的通識課吧!
《水百合》最重要的段落當在詞末:「不愛理會是如何被疼愛,不,有些惜花者,影響我怎存在,優雅脫俗地遺忘在競賽,贏得美譽,又背負期待!不理哪樣做才能被疼愛……不屑發現是和誰在競賽,人間美譽,越美越無奈!離開水影的我可不可愛?我自存在……」當中的「有些惜花者,影響我怎存在」,讓筆者聯想到清代大詩人龔自珍的雜文《病梅館記》,記述梅花因為受文人雅士愛惜,沽花者為逢迎他們,把天然的梅花一一整治(關正傑曲並唱,鄭國江填詞的《詠梅》,便曾略借其意),結果花枝都了無生氣。二者是同類現象。
由是,會感到林夕也在投射自己的感受:「有些惜『詞』者,影響我怎存在……」
按:本文昨天在《信報》「影音地帶」版的「詞話詞說」專欄發表,見報標題為「誰是真正的水百合」。
阅读(1909) | 评论(1) | 转发(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