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歌文化歷史研究者,喜歡鑽研文字與音樂的創作,也喜愛數學與棋藝等等。
分类:
2011-10-05 08:04:25
黃霑生前,擅寫
一段體、
純五聲音階曲調(或是具中國風格的旋律)。
是的,他生前一直認為,創作流行音樂的第一宗旨是要「親民」,粵語歌是寫給中國人聽的,要親民,自是應該讓旋律多具中國風格,旋律的結構形態則越簡約越好,因此,一段體的曲式,純五聲的音階,常是黃霑創作曲調時的首選。用他常掛在口頭的另一說法,就是「大樂必易」。
數數黃霑自己包辦曲詞的名作,頗多是一段體,像佳視劇集《射雕英雄傳》及《隋唐風雲》的主題曲、《滄海一聲笑》(電影《笑傲江湖》主題曲)、《躲也躲不了》(電影《刀馬旦》插曲)、電影《倩女幽魂》主題曲、《晚風》(電影《上海之夜》插曲)等等,俱傳唱一時,至今仍是很多樂迷的至愛。黃霑兼寫旋律的作品不算多,而居然有六首名作是屬於一段體的,很不簡單。再說,這六首作品裡,《滄海一聲笑》和《晚風》使用的都是純五聲音階,那就更見黃霑的厲害了。
新世紀的粵語流行曲創作,曲式上一般都趨向複雜,AABA早嫌單調,往往有ABCBC之類,以求變化。音階當然亦極少使用純五聲音階,要不是近年台灣吹來「中國風」,我們的粵語流行曲創作裡的中國風格旋律早就絕跡。相信,「民」還是同樣的「民」,但卻已是罕見創作者以一段體、純五聲音階來「親民」,於是只好追懷親民的黃霑。
黃霑有深厚的中國音樂文化素養,很有利於他通過音樂創作親近同根生的平民。像他的名作《男兒當自強》,是他從數十個不同的古曲《將軍令》版本精心提煉出來的,使《將軍令》這首古曲脫胎換骨,煥發出新的生命光采,深為國人喜愛。其實,讓中國古曲或老歌煥發新生命,黃霑還有不少案例,只是及不上《男兒當自強》那樣光芒萬丈,全國皆知。比如說電影《刀馬旦》的主題曲《都是戲一場》,其曲調乃是黃霑據京劇音樂《夜深沉》改寫的,他把原曲縮龍成寸,成功地流行曲化了。
還可以多舉一例,是林子祥主唱的《十分鍾意》,據筆者當年訪問黃霑,他指出那個曲調是幼年的時候就會唱的《蓮花落》中國古調,也忘了是怎麼學會的,後來他特地把曲調改寫過,填上粵語詞。誠如黃霑所言,這曲調「很動聽、很古樸,可說是趣味盎然」,惜知者不多。不過,現在唱片上《十分鍾意》每每標註是「林子祥作曲」,那顯然是搞錯了,事實上,筆者有黃霑通過傳真機傳贈的手稿為證,其上寫着「古曲《蓮花落》改編,黃霑改編並詞」。
寫到這裡,想起黃霑的另一名作:《舊夢不須記》,雖不是一段體,也沒有採用純五聲音階,但他生前多次極自豪的向大家表示,這闋曲調是借取中國民歌《***》的首句,再變化發展而成的。從傳統作品裡翻出新花樣,這是一個絕佳的示範。
聽曲思人,嘆曲風曲情之不再,畢竟比較消極。筆者甚希望我們能積極地想辦法讓黃霑這些具親民特色的曲風延續及傳揚下去。比如應該設法出版黃霑一手包辦詞曲的那類作品的全集,最好附有詳細的賞析文字。又或者,我們應該舉辦一些紀念黃霑的歌曲創作比賽,參賽作品可分兩個組別,第一組別至少須符合三項條件:①歌詞須出自作曲者之手、②曲式須是一段體、③音階須是純五聲的又或風格須具中國色彩的。第二組別也至少須符合兩項條件:①歌詞須出自作曲者之手、②曲調須是脫胎自中國傳統歌曲或曲調。這種比賽如果辦得成,即使未必能成功把黃霑作品的風貌薪傳下去,至少也是一種向黃霑致敬的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