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 little airport最近有首新歌叫《邊一個發明了返工》,聽後,除了莞爾一笑,相信也不免會想想:是啊,到底返工的意義是甚麼?
歌詞用上了層層遞進的手法。「……邊一個發明了返工,返到我愈嚟愈窮。為了薪金一萬元,令每天都沒了沒完……靈魂賣給了大集團……薪金兩萬元,我的青春就快用完……有更多事沒法做完……薪金三萬元,我哋都應該唔會有三萬元,三萬元啲人通常都有啲串。」
不同於以往黎彼得、許冠傑那種旨在讓打工仔宣洩一下的寫實歌,my little airport這寫實之作,既有意詰問現象裡的深層意義,也藉以訴說自己的不滿與期望。比如詞中還提到「邊一個發明了返工,阻礙我藝術發展重重。」「渴望……畢業之後啲同學……見面唔會講買股票、買車、結婚、生仔、買樓、買船。」為了溫飽,也為了更多日子不愁溫飽,被金錢勞役,以金錢為生活焦點,導致沒法有多點時間發展自己喜歡的藝術。
「返工」問題,其實是一個極大的社會經濟問題,my little airport嘗試在一首短短的歌裡揭櫫其中的種種值得思量的地方,是頗大膽的。而詞中確然點出了一些重要徵候,比如上文引過的「靈魂賣給了大集團」。一首短歌,能點出這若干徵候,已是頗成功,我們沒理由要求它像一本政治經濟學巨著般深入剖析「返工」問題吧?
《邊一個發明了返工》這首短歌,在歌詞創作技術上有個小問題。本該輕聲的「了」字,置放了在一個小節的第一拍重拍位置,而這個音也有拍半長,聽來是十分不自然的。除非,my little airport就是想要這種虛字置放在重而長的音上的怪異效果──以表示人人返工這「制度」委實古怪。讀者如果有興趣比較一下,可以把句中的「了」字改為「要」字,即「邊一個發明要返工」,這樣,便可感受到「了返工」和「要返工」唱出來的效果差異。再說,「了」字畢竟是普通話用語,一般粵語人可能感覺不到它置放在重拍上的不妥效果,但如果把「了」換為「咗」,則當故意把「咗」字拉長並加重來讀,即讀成「邊一個發明咗──返工」,便會感到怪誕了。
按:本文昨天發表在《信報》「影音地帶」版的「詞話詞說」專欄。見報的標題是「返工的意義」。
阅读(2147) | 评论(1) | 转发(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