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敗:甲午年的中日決戰》,又一本講中日甲午戰爭的書,但它是給筆者帶來很不同的視野,這一點便很不同於舊日那些寫同一戰爭的書。
這書裡提到一本書:《瀛寰志略》。此書出版後,國人見之嘩然,「謂其張大外夷,橫被訾議。」作者徐繼畬的官也丟了。同期還另有一本「國家之書」:《海國圖志》,由於被守舊派壓制,只能在上層精英社會中流通,印數也只有一千冊左右。但這本《海國圖志》流入日本後,迅速傳開,不繼從中國走私並自行翻印,以至在日本有十五個不同的版本,有的則為日本官方徵用。
半個多世紀後,著名漢學家費正清在談到這本《海國圖志》時都感到費解:無論如何都是開眼看世界的一架望遠鏡,可日本人如獲至寶,中國人卻視如洪水猛獸,清朝的知識分子階層很少有人願意翻一翻該書。
《首敗》的作者云:「從1840年到1861年,中國的文人學者寫出了至少廿二部介紹西方的著作。但吊詭的是,這些對西歐國家地理、歷史、政治、軍事、經濟都有所涉及的書沒有一本銷量起過一千冊。當時最流行的書是情色小說,傳奇演義。再看一本書,《幾何原本》,這是由官方刻定的科學書籍,只有一百本。 後來,《海國圖志》竟然在中國絕版了,這令日本人鹽谷世弘也為之義憤:『……嗚呼!忠智之士,憂國著書,其君不用,反而資之他邦。吾固不獨為默悲,抑且為清主悲也去!』」
一葉可以知秋,從一本應屬「國家之書」的「際遇」,實可窺見甲午戰爭裡中國為何會被打敗!
阅读(1841) | 评论(0) | 转发(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