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歌文化歷史研究者,喜歡鑽研文字與音樂的創作,也喜愛數學與棋藝等等。
分类:
2011-04-21 08:42:01
若說一直以來,嶺南地域的歌曲(粵語歌曲)都主要以先詞後曲的方式創作,那是否即年代愈久遠的民間粵語歌曲,例如童謠「月光光」,就可以肯定是以先詞後曲的方式寫作?
是否即嶺南地域的歌曲創作模式與宋詞元曲不同?還是須看其作品性質而論?(又或許我將粵語歌曲和詞曲的創作模式連繫起來是一種錯誤觀念…)
另外,也想請教一下,雖然本人曾經查過一些網上資料,但都是不太明白「倒字」和「拗音」的分別?「拗音」是指歌詞跟音調不配合,令歌詞讀音走了聲調;「倒字」方面則始終查不到清晰的解釋,希望可以請教一下你。
曾見過一些資料言可利用粵劇中的「問字取腔」的技巧,以先詞後曲的方式創作粵語歌曲。「問字取腔」不是一種唱粵劇的技巧嗎?如何可用此法來為歌詞譜曲?
這裡共有三個問題。首尾兩個是有一點關連的。可合起來回答。
中文的曲詞創作方式,從古以來就有「據樂填詞」及「以文化樂」兩種方法並行,「以文化樂」就是從詞句文字衍化出旋律歌調來。
據內地學者洛地的論述,自宋詞開始,「以文化樂」就是中文曲詞創作的主流。比如說那些詞牌、曲牌,表面上是要「填詞」,但那些詞牌、曲牌實際上是一個個都富有彈性的格式,旋律都有許多不確定之處,可以讓人們在「以文化樂」的時候自由變化。
現今的戲曲,從昆曲、京劇到粵劇等等其實都繼承了這種「以文化樂」的傳統,那些西皮、二黃、反線中板等等之類的「曲牌」,寫詞時都有一定的格式,要依據一定的平仄要求,句子長短也大致有規定(這方面相類於「填詞」),但這類唱詞的旋律都是須由唱者(或唱腔設計者)通過「以文化樂」的方式來產生的。這種「曲牌」,有很公式的一面(比如音樂過門來來去去總是那些),但卻也有千變萬化的一面,粵劇粵曲所以有薛腔、新馬腔、女腔、芳腔、小明星腔等等多元多樣的流派,乃拜這種「曲牌」所附麗的「以文化樂」文化所賜。
在粵語範疇中,「以文化樂」的具體方式就是「問字取腔」,它是唱法,也是作法。伶人通過「問字取腔」,便唱出他們自己獨特的「腔」,音樂人通過「問字取腔」,便可以「問出」種種曲調,再擇優捨劣。以《月光光》、《雞公仔》、《落雨大》等廣東童謠來說,亦是「問字取腔」的產物──心生詞句,通過吟唱,旋律隨即從中誕生,而它在多年流傳中經過不同的母親的修改,旋律是越來越優美。
故此,一般傳統的粵語歌謠如童謠、粵謳、鹹水歌、山歌、南音以至一般的市井叫買聲,確可以說主要都是先詞後曲的,皆是以「問字取腔」的方法從詞句上唱出旋律來的。
近代西方的流行音樂模式傳入中國後,為了「流行」的需要,旋律要「易記易唱」,所以在嶺南地區,人們開始覺得要先作曲後填詞才容易滿足這種「需求」。但直到1960至1970年代,仍有不少音樂人嘗試以先詞後曲(但有時會改進為先詞後曲再改詞)的方式來寫「流行」歌曲,比如粵語片名曲《女殺手》、《一水隔天涯》、《彩色青春》、《武林聖火令》,七十年代的《梁天來》、《紫釵恨》、《大家姐》、佳視版的《雪山飛狐》等等。甚而許冠傑的《鐵塔凌雲》,亦屬「先詞後曲」,是用「問字取腔」的方法度出旋律來的。
最後說說「倒字」與「拗音」之別。筆者個人的看法,兩者都是說字音與樂音有欠配合,「倒字」主要強調字音唱出來後變了另一個音,比如鄭少秋的《倚天屠龍記》主題曲,其中一句「忘情棄愛,世上有真英雄」,很易聽成「忘情棄愛,『西廂』有真英雄」,這時我會說「世上」是倒字。「拗音」主要是強調歌者要花九牛二虎之力才可以把與樂音有欠配合的字音唱得清楚無誤,但往往徒勞,實際的演唱效果差勁。
以上所談,俱是筆者個人之見,闕漏訛誤在所不免,願方家賜正。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