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歌文化歷史研究者,喜歡鑽研文字與音樂的創作,也喜愛數學與棋藝等等。
分类:
2011-04-20 08:53:46
這種傳統廣東音律,最突出之處是fa與ti的音高跟十二平均律很不同,它們與相鄰的音階形成「四分三個全音」,但十二平均律只有全音和半個全音,因此,在鋼琴、長笛等十二平均律樂器上,是奏不出這種「四分三個全音」的。在廣東民間音樂裡,更有一種「乙反調」是刻意強調這兩個大異於十二平均律的樂音的,一般而言是最好每個樂句都必須使用到這兩個音。我們只要稍留意粵曲或粵樂,便可見到粵曲裡常有「乙反南音」、「乙反二黃」、「乙反滾花」等的唱法,粵樂裡也有好些作品是特別用「乙反調」創作的,例子如《流水行雲》、《餓馬搖鈴》、《禪院鐘聲》等。
從文化保育角度看,最重要的是某種文化的保存及重生價值如何。那麼,就「乙反調」來說,它是一種極有地方特色,又極能表現愁苦情緒的音調。從它在粵曲裡的地位,即可知它的重要,深具保存價值。比方說而今一場粵曲演唱會,當中所唱的粵曲是不可能沒有「乙反調」的,有時甚至演唱會上過半數的粵曲都有使用「乙反調」。因此,若說「乙反調」是粵人音樂血液的重要組成成份,一點都不誇張。可是這樣重要的成份,卻不見於香港的流行曲領域與中樂領域,實在遺憾!
為何它會絕跡於流行曲領域?而現今一般的中國樂器教學裡,「乙反調」亦是被「消聲」的,學生幾乎是沒有機會接觸得到的。這又是為甚麼呢?要粗略解釋的話,七十年代及以後的流行音樂人,眼裡耳中只是唯歐美音樂馬首是瞻,很自然就跟「乙反調」失諸交臂。香港人學習中樂唯北方外省的知識體系為正宗(粵樂非中樂?),而且早就以西方樂理為基礎,除非學習中國樂器的粵人特別有心追問自己粵樂的傳統,不然可能古箏二胡學了一世,都不知有「乙反調」!
其實,「乙反調」至少在六十年代中期,仍活躍於粵語片的光影之中,是日常生活裡不可或缺的音樂實踐,比如著名的武俠片集《碧血金釵》(首映日期從六三至六四年),雪妮在片中所唱的(當然是別人在幕後代她唱的)《多情自古空餘恨》,或者是南紅在時裝片《恨海情花》(六四年首映)裡唱的《我的慈母,妳在何方?》,俱是用「乙反調」創作的。再說,五十年代之時,像王粵生等有深厚粵曲粵樂背景的音樂家,是蠻有興趣的把「乙反調」結合到流行曲的創作去,王氏為電影《檳城艷》寫的插曲《懷舊》,就是這種饒富趣味的實驗的產物。七十年代,仍有若干粵語流行曲原是「乙反調」,但為了順應十二平均律,那兩個很有特色的音都被「磨平」,變得跟十二平均律無異。例子有鄭錦昌的《禪院鐘聲》及大AL張武孝的《鐵馬縱橫》等。
話說回在那個講座上,筆者把自己的試驗品,諸如「乙反化」了的《雙星情歌》、《書劍恩仇錄》、《一生何求》等,以二胡拉出來讓同學感受一下,從而說明「乙反調」重回流行曲領域並非沒有可能,它很有機會重生成一種地方風格、音樂睿智以至身份認同,再說它也可以是一種很富於韻味的變奏方法。當然,前提是現今的流行音樂人願意走向傳統,熟悉一下「乙反調」的基本法,比如,如何用木結他、電結他奏出那些「四分三個全音」。
至於在一般的中樂領域,筆者亦期望音樂教育界的要員,多為像「乙反調」這樣的地道音樂之寶積極做點有益之事,讓它們重新在廣大音樂愛好者中薪火相傳,而不僅僅局限在粵曲界之中存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