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周》今期的「集體回憶」談鄧麗君的唐宋詞專輯《淡淡幽情》,並尾附上一篇由樂評人馮禮慈執筆的「香港出色的概念大碟」。
馮兄在文中數了十二張「概念大碟」,計有古巨基的《遊戲.基》、《大雄》、羅文的《卉》、盧巧音的《天演論》、盧冠廷的《1989》、何韻詩的《Ten Days In The Madhouse》、林憶蓮的《野花》、泰迪羅賓的《天外人》、《香港城市組歌》、《香港校園創作民歌專輯》、《香港城市民歌》、《香港城市民歌Encore》。
不知何故,馮兄連永聲唱片的《足印──香港校園創作民歌專輯》都列為概念大碟,如此廣義,《菲靡靡之音》、劉天王的《Memories》、張哥哥的《Salute》等等又何嘗不算是概念大碟?而筆者也想起不見經傳的,當年華星唱片為香港業餘填詞人協會推出的《飯後創作》,亦是此類概念大碟哩。
也不知何故,1980年代一些重要(出色與否就難說了)的概念大碟馮兄竟然沒有提及,比如甄妮在其金音符時代推出的一張以歌曲串聯愛情故事的大碟(其代表歌曲有《木頭人》),碟中所有歌詞曲由盧國沾包辦,如此「概念」,竟遭遺忘,太不應也。另一張比較隱晦的概念大碟,是張德蘭的《情若無花不結果》,據說每首歌曲暗示一種顏色,是以「顏色」為概念主題(筆者愚笨,至今弄不清哪曲是哪色)。張德蘭這張唱片也是由盧國沾包辦歌詞的。提到盧冠廷的《1989》,而忘了與之並峙的達明一派的《神經》,就等於貼門神只貼了神荼,卻不貼鬰壘。其實同期劉美君的《赤裸感覺》則是以情慾為概念的唱片,大唱事前事後的感受,也不該遺忘嘛。
末了,還想說說,梅艷芳的《With》,也算是「概念大碟」吧!
阅读(2726) | 评论(16) | 转发(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