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歌文化歷史研究者,喜歡鑽研文字與音樂的創作,也喜愛數學與棋藝等等。
分类:
2010-10-09 07:11:38
看看這二段:
從一九一五年到動手創作《月夜》的一九一八年,劉天華的小康之家,雖不是「男耕女織」的曲家樂景,卻是「男勤女儉」的一般知識份子的小康家庭。劉天華在常州五中任教,薪水有積餘,他除了購買一些書籍和樂器,支付一些低微的伙食費外,其它破費幾乎沒有的。他的夫人殷尚珍雖出身書香門第,卻地處鄉間。加上家訓甚嚴,因之賢淑、節儉。她在家並非閑居,卻在後園種桑、養蠶,還接些搖襪子的雜活以補家庭經濟。
劉天華假日返里,小夫妻相敬若賓,夫拉琴,妻相伴。劉天華喜歡在清晨和月夜,靜坐後園古井邊青石墩上引弓拉琴,揮指琵琶,殷尚珍總是一旁相伴,或者送茶、打扇,或是遞帕抺汗。這種月色下的「夫妻共樂」,使劉天華陶醉。《月夜》就在這種情趣下逐漸產生了旋律。
好一幅「紅袖添香圖」(對不起,紅袖添香這四個字太迂腐太封建了),或許,甚至有人覺得,呵,原來劉天華倒也有點大男人的。當然,人總是有這樣那樣的缺點,這才更真實,難道要相信這世界上有完人嗎?
從此而令我想到,正史往往只是靈堂中央那張死人相,一定是千挑萬揀的,是死人生前最見得人的一個鏡頭,也是最能代表他(她)的尊嚴的一剎。只有家裡某個角落一本本一小時沖印相簿,或許還仍記下他(她)古怪調皮不正經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