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48907388
  • 博文数量: 4599
  • 博客积分: 58701
  • 博客等级: 大将
  • 技术积分: 48987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6-02-22 16:58
个人简介

粵語歌文化歷史研究者,喜歡鑽研文字與音樂的創作,也喜愛數學與棋藝等等。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4599)

文章存档

2023年(5)

2022年(7)

2021年(10)

2020年(6)

2019年(9)

2018年(44)

2017年(82)

2016年(83)

2015年(118)

2014年(142)

2013年(205)

2012年(273)

2011年(307)

2010年(381)

2009年(429)

2008年(451)

2007年(774)

2006年(1271)

分类:

2010-10-07 07:18:26

 
  這篇訪問稿原刊於19931029的《香港經濟日報》,見報時的標題是「傷心愛情遭遇造就快樂胡琴」。
 
  我以為只有電影裡才會發生的故事,想不到在現實生活中也有這樣老套的情節。
 
  一對男與女到了談婚論嫁階段,女方父母到男方家裡吃飯,問男的搞甚麼專業的,誰知男的一答是拉二胡的,這女方父母便大力反對這婚事,認為拉二胡沒出息、沒前途,於是,男的發憤,要論明拉二胡是有前途的、有出息的……
 
  這個男子,就是溫金龍。
 
  「當然,這只是主要原因,但其實平日也深感人們對二胡的形象頗壞,覺得是死人出殯才拉的,且琴音總是悲哀傷心,很不受人歡迎。過去曾試過攜着二胡乘巴士,人們問我盒子裡是甚麼東西,也不太敢告訴對方盒子裡是二胡。」溫金龍說:「所以,要下定決心改變人們對二胡音樂的壞印象,結果想到要拉青年人喜歡的音樂,即流行音樂或輕音樂。」

 

  溫金龍這一「發憤」,初步是成功了,他近七年來共灌了五張用二胡演奏的唱片,西洋古典的、搖滾的、爵士的、輕快舞曲的,統統在他胡琴中的兩條弦間跑出來,而第三張唱片開始,銷量每張都逾十五萬隻。

 

  其實,在第一張唱片《快樂胡琴》推出時,反對聲音是不少的,但他堅持下去,而且有實際的樂迷支持,反對聲音便越來越少。

 

  「你算不算第一個拉二胡的豁出去拉流行曲?」溫金龍笑了一笑:「也不是甚麼豁出去,只是覺得二胡的傳統拉法已到盡頭,年青人大都不愛聽,都聽搖滾呀,New Age呀。我想是應該改變拉法的時候。」

 

  為了讓年青人易接受,溫金龍現場演出時,也不像正統音樂演出那樣嚴肅,有燈光變化(就如流行歌 手演出般),且是站着拉琴的,為此他又發明了一個「二胡槽」以穩定二胡。

 

  西洋的流行音樂加中國的胡琴,不免想到國家、民族之類的概念,溫金龍認為:「我不主張音樂與政治拉在一起,但玩音樂必須有自己的風格,像我是台灣來的,拉出來便應該讓人感到是來自台灣的,而不是來自別的地方。」

 

  「你覺得你的演奏是把二胡西方音樂化還是將西方音樂二胡化?」我問完又補充:「有人極抗拒二胡西方音樂化,覺得會被外國人看不起。」

 

  「我是介於二者之間。」溫金龍斬釘截鐵的說,半晌,他又道:「怕被外國人看不起是因為有些人自己先看不起自己。假如一個國家是真正強大的,絕不會有這種心態。我自己也很抗拒外國人把二胡稱作『中國的小提琴』,但那是沒辦法的,誰叫國家不夠強大,看看日本,日本人玩民族樂器,外國人是絕不會作這樣的比喻的。」

 

  溫金龍拉的曲子這樣「雜」,他的心頭好又是甚麼?卻原來他喜歡中南美洲的音樂及一些爵士味較重的音樂,而前衛現代的作品他也很留意,但傳統的二胡曲,他並沒有喜歡的,反而喜歡《月兒高》、《春江花月夜》這兩首合奏曲,至於演奏家……「以前曾經喜歡Kenny G……說以前是因為漸漸覺得他的演奏缺乏變化,沒有創意。」溫金龍道。

 

  看來溫金龍是極重創意的,只是在現階段,為了讓更多人願意接近二胡,他拉了很多「別人的曲」,如《Unchained Melody》。對於這類「別人的曲」,他直認處理上比較麻煩,因不能拉得太偏離人們熟悉的模樣,否則人們會認為他拉得差,進而不喜歡以至不接受。不過,他仍會努力加一點點個人風格在這些「別人的曲」中。

 

  「好些人拉二胡是喜歡它的『中國味』及『中國』形象,你拉二胡時又會否想着你拉的是『中國』樂器,因而影響你對作品的處理?」

 

  「我是不那麼在乎的,況且我在中國人地方長大,根本不會放在心上,但外國人看我演奏確會先注意我奏的是『中國』樂器。不過,我承認這會影響對作品的處理,會在拉外國曲子時滲了點中國傳統味,然而這絕不代表純用傳統的拉法可拉得到這些曲子。我想,外國人聽我的演奏,亦會因為這點點中國傳統味的滲入而感到與別不同,縱然那差異只是一點點。」

 

  「在你的第一張唱片中試過附上兩首『卡拉OK版』,是否反應不佳,以後再沒有這樣做?」「『卡拉OK版』是很新的觀念,當時是試試看而已,結果發覺,台灣拉二胡的都很保守,那種傳統的拉法根本拉不了這兩首樂曲,故此以後就取消了。」溫金龍的答案令我很意外,原來流行曲也很難拉的,可以考起拉嚴肅作品的音樂人的。

 

  「可有聽過有電二胡這種樂器……」溫金龍何止聽過,原來他還算是全中國(不知有否誇張)第一個擁有電二胡的演奏家,而且也試過用電二胡演出,然而現階段電二胡的研製不算太成功,怕給視作「噱頭」,但他下贊成發展這種樂器的,他也有興趣研究。

 

  「我想,即使電二胡最終研製成功,也不會取代二胡,而是兩線同時發展,就像電子琴取代不了鋼琴一樣。」溫金龍的看法頗有見地。

 

  二胡在流行音樂的發展,溫金龍認為現時是在推廣階段,他會到各地演奏,讓更多認識二胡居然可以拉流行樂曲。

 

  「會吸引到外國人也來演奏二胡嗎?」他對此倒很有自信:「若吸引到,就一定會拉我的作品……我想外國人是絕少有衝動來中國人地方學二胡的,正如中國人會越洋去學英文,但外國人很少會來中國學中文,這還是國力不強的問題。」我心道:其實也有少數仰慕中國文化的外國人會這樣做的。

 

  「假如有別的二胡演奏家想走你這條路,你有何『忠告』?」

 

  「一定要多聽不同類型的音樂。我發覺很多學中國樂器的人總是不聽別種類的音樂的。其次是要注意『音準』,因中西音樂在樂律上是有差異的,不可以用拉中樂的『音律』搬到外國音樂的演奏上去。」後者其實也是我想問的問題,溫金龍卻一併答了。

 

  最後我問:「還有哪種中國樂器可像二胡般在流行曲中突圍?」

 

  「嗩吶!」他總是很敏捷的給出答案!

 

  只是後來冷靜想一想,人們對嗩吶的印象,比二胡更壞呢!誰會是嗩吶演奏上的「溫金龍」?

 

 

 

 

 

 

 

 
 
 
 
 
 
 
 
 
 
 
 
 
 
 
 
 
 
阅读(3190)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