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歌文化歷史研究者,喜歡鑽研文字與音樂的創作,也喜愛數學與棋藝等等。
分类:
2010-08-16 07:18:50
近代以來,七夕節在全國呈現一種普遍的衰落狀態,其中的原因是複雜的,既是節日自身的發展規律使然,也是隨着時代、環境的變遷,一些節日自動淡出了人們的視野,如上巳節、寒食節、千秋節,少數民族一些近似「野蠻」的節俗等,但政府對民間節日的影響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有的節日長期被視為「迷信」和「封建陋習」被加以禁止,不少節日正是在這一時期日漸式微,並徹底消失在民眾的記憶中。
近代中國是傳統風俗急劇變革的關鍵時期。一方面,「歐風美雨」的滲透,使西方的異質文化不斷衝擊着古老中國傳統的習俗觀念;而城市新風的夾擊,又不斷消解着鄉村地區的民風民俗。
近代廣州處於風氣變革的前沿,新風與舊俗、市俗與鄉風的衝突顯得尤為劇烈。「七娘誕」這種帶有濃厚鄉村色彩的女性節日,由於本身缺乏一種與時俱進的潛在娛樂性質,在進入風俗變革的新時代後,遭到城市和鄉村新女性的冷遇就在情理之中。近代嶺南,七夕節雖然依然熱鬧,但在城市地區開始收縮,影響日漸減弱,新中國成立後,基本銷聲匿跡。
從這幾段的描述裡,便知道七夕的節日與習俗的衰亡,正正跟政治、經濟及文化有關。事實上書裡也有詳述解放前國民政府對七夕習俗的打壓,而文革時期,那種對舊文化恨不得全掃除的政治氣候,七夕習俗受創更巨。
筆者倒還想到,我們總認為,在文化上,凡城市的就是進步的,凡鄉村的就是落伍的。在這樣的邏輯下,像七夕等盛行於農村的節俗,便自然被擠壓排斥。
很多傳統文化在被排擠清掃後,就難以回復原貌。讀《鵲橋七夕──廣東乞巧節》一書,倒慶幸七夕節的好些風俗在今天的南粵大地已普遍復甦。不過,當中是有隱憂的。書中的120至121頁裡寫道:
難怪黃婆婆感嘆道:「改變了,以前都是十三四歲的人,現在都是老的出來做。我們以前都是小女仔,最大也是十七歲左右,現在最小的都有二十多了。現在的年輕人都沒心機做了。」
老人家的說法其實相當保守了。據現場的調查:最小的巧姐也已接近四十歲,二十多歲的玉女,主要參與到「拜仙」的儀式。「沒心機」,既可能是因為沒時間,也有可能是不感興趣。從未婚的小姑娘到「久婚」的老婆婆,擺巧主體的改變已引發乞巧傳承的危機。
當然,這只是2005年的情形。轉眼到了2006年,又是一年一度的乞巧節。在剛剛過去的一年裡,為了保護與傳承傳統的優秀文化,普及乞巧節的民間文化知識,珠村小學開始了各種有益的探索,從課程設置,到鄉土教材的編寫,再到「大課間活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
對的,要保護與傳承傳統的優秀文化,從學校開始是理想不過的。只是,某學校該教甚麼不該教甚麼,又往往是政治、權力的問題了。
從七夕的傳統習俗而想到的是,嶺南百年來的粵曲、粵樂文化,它們的傳承,也甚有隱憂嘛。七夕習俗復甦的經驗,能移用到粵曲、粵樂文化上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