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國度充滿迷霧,好像「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是否岳飛所作,至今仍時見異議。而近百年來,以「工六合士上」(即是35561,藍色是低音)五個音開始的那首《滿江紅》歌曲,公認為古曲。但新近讀《人民音樂》雜誌2010年7月號,清華大學附屬中學音樂教師李冰卻有很不同的說法。他(她?)在文中的結論是:「音樂原創黎錦暉、移曲配詞楊蔭瀏、詞曲改編劉雪庵、總結寫定楊蔭瀏。」
簡單說來,最初是黎錦暉據薩都剌的《滿江紅》(六代豪華)譜了曲,在北京大學的《音樂雜誌》(1920年12月出版的第一卷第九、十兩號合刊)上發表,1920年代中期,楊蔭瀏把黎氏的曲子移配到岳飛的《滿江紅》(怒髮衝冠),由於文情與聲情頗有不吻合處,抗日戰爭期間,劉雪庵把黎氏創作的旋律改寫過,使之能完美配合岳飛詞的文情。
一般人印象,黎錦暉不是「流行音樂人」嗎?《滿江紅》的曲調居然是他原創的?可是歷史從來都是複雜的,而人生之路漫漫數十年,經歷怎會單一?
李冰在文章裡介紹,黎錦暉自幼學習古琴和彈撥樂,喜歡家鄉的民間音樂戲曲如湘劇、漢劇、花鼓戲等。後來入讀長沙師範,學了些西洋音樂,畢業後曾當音樂老師。一九一六年九月應教育部之聘,到北京任教科書特約編纂委員,同期還參加了北京大學的音樂研究會,那是由校長蔡元培領銜創辦的。黎氏在該會獲推選為「瀟湘樂組」組長,而《音樂雜誌》乃是該會的刊物。
李冰說,翻檢1920至1921年的多期《音樂雜誌》,見到黎錦暉創作的多首歌曲,看得出他的作品是自覺地致力於西方音樂技法和中國詩詞音樂傳統的結合,在音樂創作上取得獨步一時的成就,而最出色的成就就是那首《滿江紅》了,以至六十年後(1982年),楊蔭瀏還自嘆不如,堅決主張「以後若需據以研究歌詞配調的規律,最好還是恢復其本來面目,仍與薩都剌的詞《金陵懷古》配在一起。」
參考文獻:李冰,「一首名曲的曲折生成史──《滿江紅》(怒髮衝冠)現行曲譜的來歷」《人民音樂》2010年7月號頁61至63
阅读(3002) | 评论(8) | 转发(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