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48838185
  • 博文数量: 4599
  • 博客积分: 58701
  • 博客等级: 大将
  • 技术积分: 48987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6-02-22 16:58
个人简介

粵語歌文化歷史研究者,喜歡鑽研文字與音樂的創作,也喜愛數學與棋藝等等。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4599)

文章存档

2023年(5)

2022年(7)

2021年(10)

2020年(6)

2019年(9)

2018年(44)

2017年(82)

2016年(83)

2015年(118)

2014年(142)

2013年(205)

2012年(273)

2011年(307)

2010年(381)

2009年(429)

2008年(451)

2007年(774)

2006年(1271)

分类:

2010-08-04 08:18:46

 
  生果報昨天在副刊上做了一個台灣歌稱雄香港樂壇的特輯,並特別訪問了樂評人馮禮慈。看這兩大版的特輯的標題,是「台樂底子厚」嘛,「台灣音樂種類多」嘛,「港人對台星認識深」嘛,「八十後台瘋戀音樂本質」嘛,筆者讀後,對前兩個理由「台樂底子厚」和「台灣音樂種類多」最不同意,而馮禮慈在訪問裡也有若干事兒沒曾說出的。
 
  台灣流行音樂,自1970年代刮起校園民歌熱潮之後,便一直是「底子厚」、「種類多」,但回看整個八十年代,台灣流行音樂成功打入香港樂壇的個案絕不多,很多歌手都是無功而還。那時我們做樂評的都很不忿,明明是台灣流行音樂「底子厚」、「種類多」,何解香港樂迷顧也不顧。事後諸葛是那時香港本土音樂尚算「種類多」,而當時的樂迷不大「戀音樂本質」?
 
  又想到九十年代,台灣滾石唱片登陸香港,以其「底子厚」、「種類多」挑戰「四大天王」與王菲,至九十年代末,卻是黯然退走。何解如此「底子厚」、「種類多」還是沒法立足香港呢?「四大天王」的音樂,「種類多」嗎?九十年代的香港樂迷,仍是不大「戀音樂本質」?

 

  顯然是彼一時、此一時了。既然現在香港的「八十後台瘋戀音樂本質」,香港這個「移民」城市隨時歡迎台灣唱片公司再次登陸過來,既賺港幣也激活香港本土流行音樂市場之餘,還給香港音樂人示範示範:音樂,是要這樣做的!

 

 

 

 

 

 
 
 
 
 
 
 
 
 
 
 
 
 
 
 
 
 
阅读(1715)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