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歌文化歷史研究者,喜歡鑽研文字與音樂的創作,也喜愛數學與棋藝等等。
分类:
2010-04-12 07:20:30
普通話的「陽平」居然一點也「不平」,其調值是35,是一個上升的聲調(在粵音系統裡,35正是「上聲」的調值,所以當北方人說普通話四聲中的陽平的「巢」(chao2)時,不諳並通話的粵人會以為他在說粵語九聲中的陰上的「炒」(tsau2))。眾所周知,近體詩絕大部份是押平聲韻的。為甚麼要押平聲韻?正因為平聲「平」而「安」,適合,適合作為任何韻文的最後聲響,讓人感覺自然,而且讓人清晰地感到文章(包括詩詞)已到了一個終結。這就好像絕大部份古今中外的音樂作品一樣,最末一個樂音是一個安穩的樂音,而不會是一個上升的樂音,好讓人清晰感到音樂已到了最後一音。所以,若用普通話讀唐詩,遇到最後一個韻腳是陽平字(譬如「同」字)時,那個調值為35的上升聲調(讀音就如粵語的「桶」)就會給人一種「厲而舉」(釋處忠對「上聲」的描述)的突兀感、不安感,也讓人覺得,詩人好像還沒有把話說完。
這論點,讓筆者想起年前去上了一回普通話初班,學普通話的四聲調聲時,便察覺普通話的陽平聲竟是幾乎相當於粵語的陰上聲。當時有過一點疑惑及聯想到一點甚麼的,但及不上是書的作者黃氏,斷然判定普通話陽平聲≈粵語陰上聲會是普通話誦讀古典詩詞時的一種缺陷。
不過,黃氏只把這缺陷局限在詩句的末字用韻上,考慮似乎未夠透徹。這裡筆者倒也大膽地說說當日的聯想:那就是既然普通話陽平聲≈粵語陰上聲,那麼古典詩詞若以普通話來誦讀,會有近半數的古代平聲字變成了「上聲字」,也就是有近半數古代平聲字會變成仄聲,這樣,古代的詩詞格律將因此被嚴重擾亂,還哪會有聲情並茂、音韻鏗鏘?
《保衛粵語 ──不容普通話獨攬中國語言文化之解讀權、演繹權與發展權!》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