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歌文化歷史研究者,喜歡鑽研文字與音樂的創作,也喜愛數學與棋藝等等。
分类:
2010-01-07 07:24:45
類似的攻擊,其實不是第一次;而這位不速之客(且稱之為丙君),則是筆者熟知的一位創作人,更曾經是不錯的朋友。當年好些學界關注粵語歌詞的文獻,都是得他相告才知曉的。當日的朋友,今日卻惡言相向,筆者很是無奈,本來只想啞忍了事,但是丙君卻一再相逼,終於還是不堪其擾,決定把整件事的始末稍作交代,希望一些關注此事的朋友能夠有些了解,更希望這位昔日的朋友,能夠多想一想,接受筆者的歉意,一笑泯恩仇。
故事始於1985年初,至今已經二十五年了,那時因為年少無知,做評論時下筆不分輕重、不問應該不應該,有幾句文字開罪了丙君。遭他在電話責備後,我在同一專欄公開認錯道歉了。但從此跟丙君的關係疏遠了,完全是不相來往。
時間飛逝,來至2008年初,筆者偶然發現在香港書城的網頁上,我多本拙作之下,都有一些惡意攻擊或誣蔑的留言,這些留言,署名或是林夕、小美……或是鍾肇峰、關聖佑等等名字的諧音,由於留言裡提到的個別事情,是只有我
見識網上世界以來,這是頭一回碰到這種事情。筆者向兩位好友請教,該如何處理?他們認為不理也罷。
但多個月以後,上述網頁內那些同類留言越寫越多,總數不下五、六十條,我覺得實在不可再容忍,便聯絡香港書城,請他們把這些每含人身攻擊的惡意留言隱藏起來。
不過,丙君並未就此干休,到處游走,比如有次見到他冒我的名字、甚至冒
丙君以相類手法,在網上作了多少惡意攻擊?筆者並不知道。很可能,筆者所見的,只是冰山一角。
去年初,聽從朋友建議,通過第三者嘗試聯絡丙君,看看能否有機會坐到一起來,以求冰釋前嫌,重修舊好。但第三者的回覆是丙君無意見面。
廿五年前,犯錯的肯定是我,但所謂「智者千慮,必有一失」,何況筆者只是個智商普通的人,長期做評論工作而偶爾失言,是否罪不可恕?而兩年前到今天,丙君已經在網上作出這許多惡意攻擊,難道仍未足夠嗎?
在網上,隱匿地甚至是冒名攻擊他人是太容易了,而防範卻是極難。在此誠懇請求大家幫忙,如見到有類似上述的惡意留言,請與在下聯繫。特此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