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49011894
  • 博文数量: 4599
  • 博客积分: 58701
  • 博客等级: 大将
  • 技术积分: 48987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6-02-22 16:58
个人简介

粵語歌文化歷史研究者,喜歡鑽研文字與音樂的創作,也喜愛數學與棋藝等等。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4599)

文章存档

2023年(5)

2022年(7)

2021年(10)

2020年(6)

2019年(9)

2018年(44)

2017年(82)

2016年(83)

2015年(118)

2014年(142)

2013年(205)

2012年(273)

2011年(307)

2010年(381)

2009年(429)

2008年(451)

2007年(774)

2006年(1271)

分类:

2009-12-18 07:23:34

 
  這篇文字是應香港中文大學戲曲資料中心之邀而寫的,發表於最新一期(第廿五期)的《香港戲曲通訊》裡的「王粵生逝世二十周年紀念專輯」。
 
  筆者多年來工作的領域,乃是中文流行音樂,可是在研究香港的早期中文流行音樂歷史的時候,是無可避免地要觸及粵曲、粵樂的領域,因為這個時期的粵語流行曲,創作者不少都是來自粵曲、粵樂界的,他們既寫粵曲小曲,也寫流行曲調。王粵生當時也是這般情況。故此,筆者也需要盡量多地搜集王氏的創作及深入地研究這些作品。
 
  事實上,那時候香港不少音樂家都是跨界別的,像呂文成、胡文森、盧家熾、林兆鎏、梁漁舫及王粵生等活躍於粵曲、粵樂界的音樂家,都寫過好些流行曲調。要是我們忽略掉這批作品,則對該位音樂家的認識和了解恐怕便會失之偏頗。
 
  今年,是王粵生逝世二十周年。以王氏對粵曲音樂的貢獻,委實應當盡早為他出版一個比較完備的作品集。但二十年轉眼過去,這作品集仍只屬虛無的水中月。

 

  香港中文大學粵劇研究計劃最新修訂的《粵曲的學和唱──王粵生粵曲教程》,列出了王粵生的作品目錄,其中「王氏創作單支小曲」35首、「王氏創作粵曲」8首、「王氏據他人作品所撰歌曲」6首。但這個目錄列表肯定是有闕漏的,因為筆者近年在搜集資料時,就見過不少王氏作品是這個目錄裡沒有的。

 

  比如說,筆者在中大的戲曲資料中心所藏的一冊《最新粵語時代曲》,便見到兩首由林兆鎏作曲的作品:《心上愛》(頁34)、《永遠的愛》(頁60),歌詞都是由王粵生撰寫的,但上述目錄並沒有記載。此外,筆者在香港電影資料館蒐集五十年代的原創電影歌曲資料時,也發現了一些王粵生作品是上述目錄不載的,計有

 

                末路倩誰憐鐵漢  電影《我為情》(1953828首映)歌曲

                殘照吟                   電影《萬里行屍》(19541020首映)歌曲

                憶亡兒                   電影《程大嫂》(1954128首映)歌曲

                賣身的人               電影《程大嫂》(1954128首映)歌曲

                月重圓                   電影《不如歸》(19541225首映)歌曲

                郊遊曲                   電影《真假千金》(1955324首映)歌曲

 

需要說明一下,筆者發現《殘照吟》和《郊遊曲》的曲調是有重疊的地方的(確切地說是《郊遊曲》的曲調全包含了《殘照吟》的曲調),而據電影《萬里行屍》的特刊,既交代《殘照吟》是王粵生作曲並詞,又有交代「調寄《懷念》」,估計在此之前王粵生是創作過一首叫《懷念》的歌曲的,其後將這《懷念》重新填詞成另一部電影裡的歌曲。

 

  筆者也早注意到,在1970年代後期至1980年代中期,王粵生是寫過若干首作品的,而分起類來,相信大多屬流行音樂作品。這批王氏作品,列表如下:

 

1975

愛竟變成害           電視劇《楊乃武與小白菜》插曲                        王粵生詞曲

願醉鄉長醉                                                                                           王粵生詞曲

                                        (以上兩首歌曲收錄於同一張唱片,娛樂唱片公司出版)

1976

《楊貴妃》主題曲                                                                               文采訂詞 王粵生曲

書劍恩仇                                                                                               王粵生曲 文采詞

                                        (以上兩首歌曲收錄於同一張唱片,文志唱片公司出版)

1978

彈劍江湖                                                                                               王粵生曲 葉紹德詞

                                        (收錄於娛樂唱片公司出版的鄭少秋《陸小鳳》大碟)

1984

狂歌                                                                                                        王粵生曲 鄭國江詞

                                        (收錄於EMI唱片公司出版的大AL張武孝大碟)

 

  回顧王粵生的音樂創作,是既上承傳統,又很能創新,而且是擅於吸收西洋音樂的養份。正如在《粵曲的學和唱──王粵生粵曲教程》一書裡的「王粵生小傳」裡提到:「(王氏)的作品如《懷舊》、《檳城艷》及《銀塘吐艷》等,他分別運用小調轉大調或大調轉小調的技巧,以配合曲詞情緒的改變,從而增加音樂的表情效果。在1950年代,這種手法固屬大膽創新,使很多王氏的前輩及同行樂手均難於演奏及接受。曾為薛覺先伴奏多年的名音樂家尹自重便曾因摸不着頭腦而笑稱王氏作品為『左道』」。

 

  以筆者個人揣摩所得,王氏這些作品,確屬前衛。且以上一段引文裡提到的《懷舊》為例,它是流行曲模式的小曲,曲式屬AABA,而律制方面其實是「一曲兩制」的。固然,原唱片的曲譜,是以西洋小調來記譜的,可是,把A段的基本旋律降低一個音階來記譜,它就完全變成傳統粵曲粵樂裡的乙反調──筆者便見過不少歌本是以乙反調記譜的。王氏的另一首流傳極廣的名作《絲絲淚》,亦見「一曲」而「兩制」,有的歌本是用西洋小調模式記譜,有些則是以乙反調記譜。

 

  對於西洋音樂的借鑑,相信王粵生的大膽試驗還不少的,比方說他為電影《佳人有約》寫的插曲《載歌載舞》,筆者經過實際聆賞研究,發覺曲調竟是採用六拍子的!這是粵人音樂裡很鮮見的。可惜現時我們收集得的王氏創作數量不多,沒法見到更多大膽試驗的具體例證。

 

  王粵生一方面走在時代前端,但一方面也能寫出很有傳統特色的曲子。像他替電影《紅菱血》所寫的插曲《梨花慘淡經風雨》,就是很好的例子。這首曲子是全用乙反調來譜寫的,或者有呼應該電影另一插曲《銀塘吐艷》最後四句轉到乙反調之意。相比起《銀塘吐艷》,這首《梨花慘淡經風雨》知者是較少的,但在粵劇界裡,它是頗有名氣的,選用這首「小曲」填詞的粵曲亦不乏例子,如《陳世美與秦香蓮》就用過,只是,用作「小曲」時,一般只選取開始的一大截,即從歌詞「獨憑窗」至「蟲鳴幾許」這一段。

 

  《梨花慘淡經風雨》篇幅甚長,而篇幅長了旋律結構就容易顯得鬆散,它用作「小曲」時只截取開始的一段似乎便證實了這一點。然而筆者覺得,王粵生這首作品,縱是難免有鬆散的傾向,但他在旋律的許多地方都巧妙地使用了中國民間音樂裡所常用的固定貫穿手法,暗裡增強了音調的統一感。比如從歌詞「一世能有幾重冤」至末句,旋律裡反覆穿插着至少三組音群:「伬乙」、「仮合伬仮合」、「合乙仮合乙」,不管是聆聽者還是唱的奏的,都感到這一小段哀惋悱惻的曲調,有一種莫名的魅力和律動,一唱而三嘆。再者,芳艷芬演唱時也作了很多出色的潤飾,尤其在其中一個經常出現的音群上添加了美妙的迴旋與頓挫:尺上乙上尺上尺反……,一拍之內唱八個音,後五個是六十四分音符,前三個有兩種附點,這樣動用到六十四分音符的複雜節拍型,顯見「小曲」一點都不能小覷,藝術歌曲都不過如此罷。以上這些加起來,《梨花慘淡經風雨》結果成了一首慢熱的好作品,初聽還只略覺其佳,越聽卻是越有韻味。

 

  說起來,筆者手頭所存有的王粵生「最後一首」作品,亦即在1984年寫給張武孝的《狂歌》,同樣是有「一曲兩制」意味的,即譜面上是西洋小調,但轉換成傳統的乙反調是一點都不難的,而且看來韻味更堪咀嚼。感覺上,王氏只要有機會,便不放過在現代流行曲調裡融合傳統粵樂元素。

 

  前文,筆者表列了王粵生1970年代後期至1980年代中期所寫的六首作品,不過,除了《狂歌》,其餘五首筆者過往從未聽過,也沒見過有關的曲譜。近日為寫這篇文字,嘗試在You Tube搜尋,碰碰運氣,結果找到了《楊貴妃》主題曲(網址:1Lc7CB8),於是立刻把它的曲譜採記下來,探究一番。

 

  《楊貴妃》主題曲的曲詞基本上都擷取自白居易的《長恨歌》:「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楊家有女初長成,一朝選在君王側。緩歌謾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漁陽顰鼓動地來,六軍不發蛾眉死。昭陽殿裡恩愛絕,此恨綿綿無絕期。」所以,這主題曲明顯是據詞譜曲的。

 

  在這首《楊貴妃》主題曲裡,王粵生採用了比較罕見的轉調手法,引子剛奏罷,人聲甫唱便作大二度轉調,唱至倒數第二句歌詞才轉回原調,甚特別的是轉回原調的地方,是詞句句中的位置!這些轉調方式,不管是粵曲還是粵語流行曲,都是頗罕見的。這讓筆者想到,王粵生似乎是非常喜歡探究轉調的種種效果。再說,這首《楊貴妃》主題曲,雖是先詞後曲,旋律卻是甚優美的,以之作小曲運用到粵曲去,相信是個很好的選擇。

 

  本文限於篇幅,只能選取幾首王氏作品來賞析介紹,然而筆者相信這幾首精彩之作遠遠涵蓋不了王氏音樂創作上的多姿多采及高超水平。筆者期待有關王粵生音樂作品的結集和論著能早日面世。

 

 

 

  又按:該刊物現在也可以在網上讀取,大家可從這個網址取得各期《通訊》:

http://corp.mus.cuhk.edu.hk/corp/html/newsletterC.html 

 

 
 
 
 
 
 
 
 
 
 
 
 
 
 
 
 
 
 
阅读(3710)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