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49995745
  • 博文数量: 4598
  • 博客积分: 58701
  • 博客等级: 大将
  • 技术积分: 48997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6-02-22 16:58
个人简介

粵語歌文化歷史研究者,喜歡鑽研文字與音樂的創作,也喜愛數學與棋藝等等。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4598)

文章存档

2023年(5)

2022年(7)

2021年(10)

2020年(6)

2019年(9)

2018年(44)

2017年(82)

2016年(83)

2015年(118)

2014年(142)

2013年(205)

2012年(273)

2011年(307)

2010年(381)

2009年(429)

2008年(451)

2007年(774)

2006年(1271)

分类:

2009-10-29 18:44:03

 
  要數優秀的近代廣東音樂名曲,梁以忠創作的《春風得意》肯定是不可漏掉的。此曲不但是廣東音樂唱片的熱門曲目,而在粵曲、粵語片裡,以《春風得意》作小曲填詞的案例極繁多。可是,仔細考查起來,這首《春風得意》原本是一首電影歌曲,歌名喚作《凱旋歌》,這個事實,幾乎已被遺忘。
 
  《凱旋歌》是電影《廣州三日屠城記》裡的插曲,該影片拍製於193637年間,在香港的首映日期是1937331。據香港電影資料館有關資料,片中的內容是「由明末清初兩藩王入粵屠殺廣州人民,導致七十餘萬人喪命,發展到清末孫中山革命成功,蔣介石統一中華民國為止」,似乎頗有「史詩」氣派,可惜此片應已失傳,無可印證了。說到這部影片,乃是君綿從影的處男作,而且也是片商發明演員隨片登台之始,筆者見過當年此影片的廣告,確有「敬請本片八大主角登台演唱奏技助慶」等字樣,而隨片登台的場次是七點二十分和九點半,並聲明「並不加價」。
 
  《凱旋歌》是由電影公司老闆(還兼監製、編劇)胡麗天親自撰詞的,然後由梁以忠譜上曲調。至於片中是由誰主唱此曲,暫不可考,但肯定是由女聲獨唱的。詞如下:
 

待君凱旋還,聽君凱旋篇。

君不見中原王氣沉,笳聲飛渡山海關,

烽火輕易大地色,鐵騎踏破舊江山,

多少人家室無壁?多少人家室無椽?

戰戰戰,寧為疆場珠玉碎,不作簷下瓦石全!

待君凱旋還,聽君凱旋篇。

君不見長行十萬眾,人逐胡騎遍野翻,

舞槊刀光劍影裡,躍馬青山白水間。

前前前,片言贈君君記取,

不搗黃龍莫生還!

戰戰戰,前前前,不搗黃龍莫生還!

 

 

  向來覺得香港的粵語歌曲很少這樣雄糾糾氣昂昂的戰歌的,料不到早在1937年的風雲時代,已曾出現過。想像中,由女子唱這首歌去鼓勵出征的男子「不搗黃龍莫生還」,足見這是一隊為了捍衛家園而戰的正義之師。有趣的是,梁以忠其後把《凱旋歌》的歌詞去掉,成為純音樂,還另外起了《春風得意》這樣意境全然不同的名字。其實,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有若干粵語歌是只有曲調流傳下來,原詞卻少受傳誦。《凱旋歌》正是一例。

 

  或者會有些讀者不大相信廣東音樂《春風得意》原本是一首電影歌曲。但這是有舊報資料為證的,那是1957721《大公報》一篇訪問梁以忠的文章,文中梁以忠親自證實《凱旋歌》是《春風得意》的前身。而筆者目前見到最早載有《凱旋歌》的曲詞和曲譜的書刊是出版於19389月的《五羊清韻粵曲集第一集》,距《廣州三日屠城記》首次公映僅一年多之後。

 

  據資料所知,《凱旋歌》曾由百代唱片公司錄成唱片,主唱者是張玉京(又名張瓊仙),她是梁以忠的太太。這唱片錄音筆者有幸聽過,以風格論,是頗有粵曲味的,相信在影片裡的版本也大約如是。

 

  關於梁以忠,黎田和黃家齊合著的《粵樂》一書有如下介紹:「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梁氏已全面掌握吹、拉、彈、唱、創作等方面的技藝,成了粵樂、粵曲界不可多得的傑出人才……對粵曲的演唱和撰曲及唱腔設計深具功力,不僅本身是創立『骨子腔』的著名粵曲唱家,在唱腔音樂方面還對其夫人張玉京給予多方幫助,使她成為粵曲『子喉領袖』。當年的粵曲『平喉領袖』小明星創立的在粵劇粵曲界影響最大的『星腔』流派,也曾得到梁氏的具體指點和輔導。」

 

  觀乎梁以忠據胡麗天的曲詞譜成的《凱旋歌》,「撰曲及唱腔設計深具功力」之言是一點不假。《廣州三日屠城記》其實還有另一首插曲,名《斷腸詞》,由南海十三郎作詞,據詞譜曲者依然是梁以忠,錄唱者依然是張玉京。在詞裡,南海十三郎前後共寫了四句「人生何處不斷腸」,而梁以忠卻刻意把四個相同的詞句譜成形貌互異的四個樂句。

 

  從梁以忠譜的這闋電影歌曲《凱旋歌》,筆者想到兩點:一是那個年代的粵曲、粵樂界音樂人多才多藝的很不少;一是當時的電影音樂,俱是由粵曲粵樂界的音樂人主宰的。

 

  說粵曲粵樂界的音樂人多才多藝,最突出的莫如獲譽為廣東音樂的宗師的呂文成,他既是演奏家、作曲家,還是頗有名氣的子喉唱家(男子而作女聲),《小青吊影》、《瀟湘琴怨》、《燕子樓》等就是到了今天還有人提起的呂氏粵曲經典。其他諸如邵鐵鴻、朱頂鶴、何大傻、冼幹持、錢大叔等,個個都是奏、作、唱皆能。讓人不禁懷想,那是個音樂人才多麼傑出而鼎盛的時代!而今天的粵曲粵樂界,往哪兒找這樣奏、作、唱皆能之人?粵劇可以申遺,而且成功了,但這逝去了的一整代音樂優才又能怎麼辦?

 

  筆者曾好奇地想像,要是《凱旋歌》這種題材交由流行音樂人來譜寫,風格自然會跟梁以忠所譜的很不同。問題是,上世紀三十年代前後起,大凡粵語電影的音樂,絕大部分都會交由粵曲粵樂界的音樂人主理,原因是當時的香港的大眾主流音樂文化就是粵曲粵樂,電影公司找他們去搞音樂,是很自然而然的事。何況,在那個時候,又往哪兒找流行音樂人呢?此所以,早期香港粵語片裡的歌曲,總是以粵曲風格為主的。

 

 

 

  註:本文前天表於《信報》文化版。其實有關《春風得意》的考證,在敝網誌已不止一次談及,但在紙上傳媒,這個題目是首次談論。

 

 

 

 
 
 
 
 
 
 
 
 
 
 
 
 
 
 
 
 
 
 
阅读(3912)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