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49852958
  • 博文数量: 4599
  • 博客积分: 58701
  • 博客等级: 大将
  • 技术积分: 48987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6-02-22 16:58
个人简介

粵語歌文化歷史研究者,喜歡鑽研文字與音樂的創作,也喜愛數學與棋藝等等。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4599)

文章存档

2023年(5)

2022年(7)

2021年(10)

2020年(6)

2019年(9)

2018年(44)

2017年(82)

2016年(83)

2015年(118)

2014年(142)

2013年(205)

2012年(273)

2011年(307)

2010年(381)

2009年(429)

2008年(451)

2007年(774)

2006年(1271)

分类:

2009-10-27 07:32:17

 
 
  流行曲,是舶來的音樂商品形式,是城市的,是現代的;戲曲,是我國的傳統民間藝術文化,可說是源於農村的,基本上古典成份較多。以此觀之,二者其實涇渭分明,不該相提並論。但實際上卻不如此,流行曲這商品形式一旦為華人所用,它很自然就應該融進華人自己的音樂元素,包括戲曲。
 
  記得六十年代,國語時代曲裡有一首《郊道》,乃是改編自京劇高撥子,也就是京劇《楊門女將》裡「探谷」的那個唱段(但很多人誤以為是黃梅調,這是否說明國人對自家的民間音樂認識太少?),這闋滿帶戲曲味的歌曲,很多國語歌手惟恐落後地一唱為快,包括 鄧麗 君、甄妮、徐小鳳。然後又記起七十年代台灣的電視台拍有關包青天的劇集,搞了一首主題曲,亦是充滿京劇韻味的。唱來非常過癮,而粵語版也有不少,最著名的應是九十年代黃霑填詞林子祥唱的那首了。
 

  有時總感到,融進戲曲味的華語流行曲實在太少了,其情況實在應該是列入「不正常」的狀態的。

 

  這種不正常,一方面是因為華語流行曲的推銷對象越來越局限於年輕人,一方面是華語流行曲裡的創作群體的音樂認知結構裡洋的東西越來越多,鄉土的傳統的東西越來越少。1980年代,成長於五十年代的顧嘉煇尚可以有能力為無線的劇集《楊門女將》寫一首帶京劇韻味的粵語主題曲,但九零年代的那些新一輩音樂人,誰還能寫出這種滿帶戲曲味的流行曲?或者限於見聞,筆者能想起的戲曲味粵語歌,都是跟顧嘉煇同輩的音樂人寫的,如關聖佑的《四大名捕》,如黎小田寫的《無奈遙遠祝禱》(《武俠帝女花》插曲)等。

 

  從這些筆者轉而想到早期粵語歌的問題。

 

  有某些朋友認為,早期粵語歌裡(指1974年以前,即在《啼笑因緣》和《雙星情歌》面世以前),凡是帶有粵劇粵曲粵樂味道的,都不能算是「流行曲」。這種誓要把有戲曲味的歌曲全部驅趕出流行曲領域的定義,委實霸道。學者常說,歐西流行曲說穿了,是一種文化霸權,文化侵略。而我們自家人提出的這種「凡有戲曲味就不是流行曲」的定義,何嘗不是一種霸權?是西方文化侵略的「同謀」。

 

  看看五、六十年代的香港歷史,可知道那時粵劇粵曲粵樂還屬大眾的主流音樂文化,當時搞粵語流行曲的人讓歌曲帶戲曲味,是順理成章的事,因為不管寫的、唱的、奏的,都幾乎是來自粵劇粵曲界的。再說,當時很多粵語片,不管是時裝古裝,裡面的創作歌曲也常帶戲曲味的。顯見不論是粵語片裡的歌曲或粵語流行曲,帶戲曲味是一種常態,這是當時好些階層(主要是低下階層吧)的共同審美風尚,不關乎甚麼「進步」、「落伍」。

 

  事實上,筆者也早察覺到,六十年代裡陳寶珠的「土」歌比蕭芳芳的「洋」歌受歡迎;鄭錦昌那些據粵曲小調填詞的《禪院鐘聲》、《唐山大兄》的流行程度,遠勝那些據台灣國語時代曲填詞的《鴛鴦江》、《今天不歸家》,雖然,它們同樣都是由鄭錦昌唱出的。

 

  所以,「凡有戲曲味就不是流行曲」這類定義,有後人把自己的標準強加給前人之嫌,並且無視實際的歷史脈絡和背景。

 

  如果《郊道》、《包青天》不算是流行曲,筆者會為中國人居然容不下流行音樂裡有中國民間音樂元素而悲哀。但我相信認為不算的人應該是極少數的。既然以國語演唱的帶戲曲味的《郊道》、《包青天》肯定是流行曲,為甚麼用粵語唱的,帶戲曲味的《荷花香》、《分飛燕》又不算是流行曲?筆者為廣東人容不下流行音樂裡有廣東民間音樂元素而悲哀!

 

  再說,帶戲曲味的華語流行曲,是否一定是意味着「老套」、「落伍」,難登大雅之堂?照理,如果我們對自己的鄉土文化真有崇敬之心,則當看到它能融進流行文化且煥發出新生命,我們應當引以為榮,怎會反而是一副瞧不起的,必欲去之而後快的態度?

 
 
 
 
 
 
 
 
 
 
 
 
 
 
 
 
 
 
 
 
阅读(1916)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