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49853131
  • 博文数量: 4599
  • 博客积分: 58701
  • 博客等级: 大将
  • 技术积分: 48987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6-02-22 16:58
个人简介

粵語歌文化歷史研究者,喜歡鑽研文字與音樂的創作,也喜愛數學與棋藝等等。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4599)

文章存档

2023年(5)

2022年(7)

2021年(10)

2020年(6)

2019年(9)

2018年(44)

2017年(82)

2016年(83)

2015年(118)

2014年(142)

2013年(205)

2012年(273)

2011年(307)

2010年(381)

2009年(429)

2008年(451)

2007年(774)

2006年(1271)

分类:

2009-06-29 07:44:00

 
  身為嶺南人,但嶺南重要的傳統大眾音樂文化 ──南音,知的卻是不多,只是每次聽粵曲的時候聽到南音的前奏:「呢請聽本人用情唱,盡傾千樣愁」(前奏本無詞,筆者手多多罷了),然後幽幽咽咽的起唱幾句至十來句南音的時候,便覺是人間絕色,受用極了。
 
  其實,以前的南音粉絲,絕不會滿足於粵曲裡這些短短幾句至十幾句的南音演唱的,他們不聽則已,一聽就要一兩小時以至半天。筆者相信那是社會生活環境所造就的欣賞習慣。事實上,以前人們連電都未有,生活裡娛樂不多,貧窮人家,晚上聚在某處,聽藝人以南音唱說古人故事或時事新編,是無以尚之的享受。今天,對一般人而言(包括筆者),南音聽十來句就很夠,要整晚地聽,就會變成苦事。
 
  近讀陳勇新著的《南音》(廣東人民出版社20092月初版,屬「嶺南文化知識書系」),對南音的認識是大大增加了。

 

  南音源生於煙花之地(這又讓我想起近代上海女性的服飾時尚也往往是先由煙花女子帶起的),流向民間後,影響力非凡,它推動木魚、龍舟走向成熟、催發粵謳的產生,更重要的是,粵劇粵曲裡別饒特色的乙反調式,其實是源於南音的梅花腔(又名「苦喉」)。

 

  陳勇新在書中指出,清末民初的時候,社會上有大量在報上發表的南音唱詞,創作者多是記者、編輯,以報紙作為陣地發表反映社會現實生活、指陳時政的南音曲目。可見,南音演唱並非只有傷春悲秋一途,它都可以很有「搖滾」精神或「民歌(folk song)」精神,只是我們都崇洋不崇中,視而不見罷了。

 

  記得十四年前,香港電台電視部曾拍過一輯《南音、藍音》,把南音跟 blues 相提並論,但旨在引起討論云云。南音與「藍音」自然是兩碼子事,但如果因為兩者有丁點兒共同處而使原本只擁抱「藍音」的中產人士也同時擁抱南音,未嘗不是好事。

 

 

 

 

 

 

 
 
 
 
 
 
 
 
 
 
 
 
 
 
 
 
 
 
 
阅读(2952) | 评论(7)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

chinaunix网友2009-06-29 09:16:36

學生有個比較「發燒」的朋友,給我聽過一些地水南音的錄音,最常見的曲目估計莫過於《客途秋恨》,主要的就那麽幾件樂器,筝、秦琴、椰胡之類的。一個人在唱,就兩三件樂器在撩弄著耳朵,板響打拍,拍子不是規規整整的那種,而是聽起來隨隨便便,頗有說唱的閒適氣味。曲子通常都很長(當然是相對於流行歌而言啦,段落甚多),聽起來有如秋風落木,比較蕭瑟而「老餅」,不要說是整晚聽,聚精會神聽完一首都不容易。這些音樂似乎也不是讓人正襟危坐地聽完的,而是類似今天一邊喝酒剝花生,一邊聊天的有閒階級之消遣活動,到意興闌珊時,就聽一兩句,不至於冷場。 後來,形製豐富的粵劇粵曲、輕易入耳的中西方流行音樂取次興起,地水南音也就因之式微。

chinaunix网友2009-06-29 09:16:36

學生有個比較「發燒」的朋友,給我聽過一些地水南音的錄音,最常見的曲目估計莫過於《客途秋恨》,主要的就那麽幾件樂器,筝、秦琴、椰胡之類的。一個人在唱,就兩三件樂器在撩弄著耳朵,板響打拍,拍子不是規規整整的那種,而是聽起來隨隨便便,頗有說唱的閒適氣味。曲子通常都很長(當然是相對於流行歌而言啦,段落甚多),聽起來有如秋風落木,比較蕭瑟而「老餅」,不要說是整晚聽,聚精會神聽完一首都不容易。這些音樂似乎也不是讓人正襟危坐地聽完的,而是類似今天一邊喝酒剝花生,一邊聊天的有閒階級之消遣活動,到意興闌珊時,就聽一兩句,不至於冷場。 後來,形製豐富的粵劇粵曲、輕易入耳的中西方流行音樂取次興起,地水南音也就因之式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