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歌文化歷史研究者,喜歡鑽研文字與音樂的創作,也喜愛數學與棋藝等等。
分类:
2009-05-20 07:43:51
相信,創作無過門無伴奏的器樂獨奏曲應是一大挑戰吧?作曲家緣何不再接受這種挑戰?再說,傳統的廣東音樂看來最照顧人們自娛的需要,大部份名曲都是一氣呵成,沒有過門的。近年新寫的廣東音樂,也許是出於專業化的需要,已很少保留這種特色,變成過門多多。
話說回來,想交代一下,香港中文大學粵劇研究計劃出版的《粵曲的學和唱──王粵生粵曲教程》(第三版)增添了多頁內容,涉及的正是不同版本的《妝台秋思》曲譜的比較。網友有興趣的話可試尋找一下這本著作。
chinaunix网友2009-05-27 05:58:44
江南絲竹也是如此。一管簫能把《中花六板》從頭吹到尾;一管笛也可把《歡樂歌》奏得有聲有色,而每次的演奏處理都不盡一樣。 《中花六板》運用了放慢加花,《歡樂歌》則是一首“倒裝”配置的樂曲。但新作的器樂獨奏曲,都見不到(或很少見到)這些技法的運用。 ps.收到你的電郵了!
chinaunix网友2009-05-27 05:58:44
江南絲竹也是如此。一管簫能把《中花六板》從頭吹到尾;一管笛也可把《歡樂歌》奏得有聲有色,而每次的演奏處理都不盡一樣。 《中花六板》運用了放慢加花,《歡樂歌》則是一首“倒裝”配置的樂曲。但新作的器樂獨奏曲,都見不到(或很少見到)這些技法的運用。 ps.收到你的電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