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歌文化歷史研究者,喜歡鑽研文字與音樂的創作,也喜愛數學與棋藝等等。
分类:
2009-04-08 07:40:52
手頭剛找到一份刊於
很多人都說,粵劇界的人材凋零,但最近永恆唱片公司推出了一張由龍劍笙、梅雪詩合灌的《柳毅傳書之洞庭十送》大碟,於是特地找了此唱片的一切事務之統籌人物,樂壇的老前輩──
「
「無可否認,現在的粵劇界是較冷落的,所以我便希望為這現象做一點強心工作。至次找她們二人合灌唱片,這是她們第一次正式入錄音室的,早期她們推出的只是電影戲曲,是從電影中收音的。其實早在七五年,我已找了她們二人,預備合作一張粵曲大碟,期間我們不停的找一些合適她們的曲子,但一直未有滿意的,直到最近,我們決定着手工作,而大家都覺得《柳毅傳書》」之『洞庭十送』十分適合她們的風格,此劇是我在年前重新寫成的。」葉紹德答道。
「你覺得戲曲演員在錄音室的表現,跟現場演出有何分別之處呢?」我問他。
「這個是有的。在舞台上,有工架做手配合。但在錄音室裡灌唱卻沒有,少了代入感,所以唱功很重要,以彌補聽者腦海中的空白,代入印象中的工架,而龍劍笙和梅雪詩便做得到了。」葉紹德的確是一位很好的老師。
「
「我已在戲曲界工作了三十年了,我是一九五一年開始撰曲的。我一直抱着一個信念,就是要為遺失的藝術而努力,好像早期我寫的粵語流行曲,當時由於錄音技術未發達,而粵劇依然是風靡香港,故粵語流行曲的市場不太大,我覺得既然大家是中國人、廣東人,粵語流行曲是有提倡的必要的,於是我着手於這方面,是專心一意的,我寫了《檳城艷》給芳艷芬小姐唱,之後我一直努力,直到一九七四年,我寫了《採茶山歌》給汪明荃主唱,當時粵語流行曲已發揚光大,我們有許冠傑,有鄭少秋了(筆者按:這幾句話錯誤百出!據可靠資料,面世於1954年的《檳城艷》是王粵生一手包辦曲詞的,跟葉紹德全無關係,而整個五、六十年代都不大見德叔有粵語流行曲方面的詞作。至於《採茶山歌》則是寫於一九七八年的,此外又沒見提到寫於一九七四年的《啼笑姻緣》,真不知在原來的訪問裡,德叔是怎樣說的,而為何訪問稿寫出來會寫成這樣的意思?)。但同樣地,粵劇開始給人忽視了,我傳專心一意於粵曲的撰寫了。我覺得現在粵曲已漸為年青人接受了,他們漸認為這是真正一門藝術呢!」
「你撰曲寫詞的標準如何呢?」我再問
「我認為每一件事,只要是用心血去耕耘,就一定會有成果,這是時間上的考驗問題,沒有任何一件事是做不到的。撰曲亦一樣,我向低落的粵曲努力,我等待着它的成果,再次有建樹。」葉紹德的說話很有意思。「我在寫詞方面,亦與很多位填詞人相熟,我時常告訴他們,寫詞要盡量寫一些有向上的勉勵句子,因為一首歌如果流行了,便時常朗朗上口的,如歌詞灰暗,便會影響到樂迷的思想,漸漸深入心中。」
「你覺得寫粵語與國語歌有何分別呢?」
「可以說,寫粵語歌詞比寫國語歌詞難二百倍,雖然大家的曲詞都有平上去入聲的(又錯了),但由於廣東語的音要刁鑽,而國語則圓融很多,如《包青天》的主題曲,國語曲詞的『包』字是唱低了的,但我們很自然的接受了,但如果廣東曲的四聲混淆,我們便會覺得很難聽了。舉例,填廣東詞時,單是一個『你』字,已叫人感到困難了,『你』字絕難以一個音符唱出,非要la do兩音合起來才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