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48956445
  • 博文数量: 4599
  • 博客积分: 58701
  • 博客等级: 大将
  • 技术积分: 48987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6-02-22 16:58
个人简介

粵語歌文化歷史研究者,喜歡鑽研文字與音樂的創作,也喜愛數學與棋藝等等。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4599)

文章存档

2023年(5)

2022年(7)

2021年(10)

2020年(6)

2019年(9)

2018年(44)

2017年(82)

2016年(83)

2015年(118)

2014年(142)

2013年(205)

2012年(273)

2011年(307)

2010年(381)

2009年(429)

2008年(451)

2007年(774)

2006年(1271)

分类:

2009-01-24 08:19:02

 
  這篇文字是昨天發表在我於鳳凰網新開的博客上的,現在也貼個副本在這裡,因為這個舊blog在檢索上委實方便多了。相信以後還是會不時這樣做的。
 
  昨天,應香港教育學院鄧惠欣博士的邀請,以嘉賓講者的身份為他主持的一門通識教育課講早期粵語流行曲的歷史。而昨天除了博士的學生,還有學院的其他教授列席。我把這次的講題定為《苦兒流浪記──粵語流行曲前傳(1930-1974)》,事前花了多天編製了近四十張簡報(ppt),把自己研究早期粵語流行曲歷史的最新成果都幾乎全放進去。
 
  可以數算得出,香港電台六十年代的節約食水宣傳歌、「棄兒理論」、「傳俗不傳雅的兩個階層理論」、電影歌曲最多原創作品、黃霑顧嘉煇在六十年代後期曾為粵語電影創作電影歌曲、早期粵語歌有部份包含有廣東民間傳統樂律、30年代廣州女子歌舞團二人組陳剪娜與何理梨、《賭仔自嘆》的原曲詞等等項目,都是近一兩年才發掘或啟悟出來的。相比起兩三年前在中央圖書館主講的公開講座:「戰後本港粵語流行曲的歷史沿革」,昨天是更見豐盛。

 

  為了讓聽講的師生了解廣東傳統樂律與當代十二平均律的差別,筆者還帶了二胡即場做了小小示範,分別用傳統樂律及十二平均律來奏王粵生創作的《懷舊》(電影《檳城艷》插曲,1954年)的主歌。

 

  記得在講課前,曾與鄧博士小敘,他問我覺得關注早期粵語流行曲歷史的人多不多,我坦言感覺是不多的。而在我的演講完畢後的問答時間裡,他跟我即場對話,有一點是彼此都很有同感的是,大部份人都覺得粵語流行曲始於許冠傑,許冠傑之前並無粵語流行曲,這個錯誤觀念,從八十年代後期起一直流傳至今,並且越來越根深蒂固。

 

  流行曲歷史是屬於百姓的歷史,而且年代相去不遠,但想不到竟也會出現「視差」,或者,歷史有「視差」才屬必然的!又或者,地位低微的流行文化的歷史,最易出現「視差」。想起昨天在演講期間,問了同學們兩三條問題,一條是「許冠傑時代之前,粵語流行曲有沒有原創作品?」幸好認為有的也不少,另一條是「你能想起有哪些原創作品的例子?」年輕的同學們對此問題毫無頭緒,倒是一位列席的教授能舉出實例。這情況,比「視差」更嚴重些,是「盲點」!

 

 

 

阅读(13450) | 评论(77)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

黃志華2009-02-24 07:20:23

回樓上的David,ppt已寄出了。請查收。 又,過了零九年二月後,這套ppt不會再送了。請諒!  

黃志華2009-02-24 07:20:23

回樓上的David,ppt已寄出了。請查收。 又,過了零九年二月後,這套ppt不會再送了。請諒!  

黃志華2009-02-24 07:20:23

回樓上的David,ppt已寄出了。請查收。 又,過了零九年二月後,這套ppt不會再送了。請諒!  

黃志華2009-02-24 07:20:23

回樓上的David,ppt已寄出了。請查收。 又,過了零九年二月後,這套ppt不會再送了。請諒!  

黃志華2009-02-24 07:20:23

回樓上的David,ppt已寄出了。請查收。 又,過了零九年二月後,這套ppt不會再送了。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