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49852312
  • 博文数量: 4599
  • 博客积分: 58701
  • 博客等级: 大将
  • 技术积分: 48987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6-02-22 16:58
个人简介

粵語歌文化歷史研究者,喜歡鑽研文字與音樂的創作,也喜愛數學與棋藝等等。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4599)

文章存档

2023年(5)

2022年(7)

2021年(10)

2020年(6)

2019年(9)

2018年(44)

2017年(82)

2016年(83)

2015年(118)

2014年(142)

2013年(205)

2012年(273)

2011年(307)

2010年(381)

2009年(429)

2008年(451)

2007年(774)

2006年(1271)

分类:

2008-12-31 08:06:19

 
  2008年好像這樣快便走到盡頭。昨天急急跑到書局去買掛曆,張大千國畫的,僅餘下一個陳列品,我毫不計較的,就購下它。當在家把這個2009年月曆掛起,也就禁不住的迅速的回溯一下這個2008年到底做了些甚麼。
 
  不過,回溯剛過去的一年,是容易的,但要回溯幾十年前的舊事,就不易了。想起之前的周日,和表弟去拜訪一位前輩,前輩知我撇下當代流行樂壇事不聞不問,卻努力的鑽香港粵語歌的故紙堆,於是竭力的追想有關的人士,希望能對我有幫助。不過,他提及的名字,不少都已不在人間了,比如周聰、盧家熾、鍾錦沛等等。到後來,每說一個名字,就要確定一下此君尚在世否。有時都不免唏噓,這等年紀談上一代的人事,真是「訪舊半為鬼」。這也可見要回溯那個前許冠傑的時代,真是越來越難,曾親歷其境的前輩,大都離世而去了。慶幸的是,這一兩年循電影歌曲的途徑去切入,倒是還能有不少新發現與新啟發。
 
  像這種回溯,絕對是一個人窮一生的精力都完成不了的,大抵都只能盡自己的綿力而已。

 

  自問一下,為甚麼這樣熱衷去追溯1974年以前的早期粵語歌的歷史。一大原因是有感於很多人身為香港人,都對這段時間其實不短的歷史不大了了,甚至有許多誤解。

 

  陸游詩說:「死後是非誰管得,滿村聽說蔡中郎。」但關於已經形同於死掉的早期粵語歌,它的是是非非,又怎能坐視不管?因為誤解了早期的粵語歌歷史,也就等於誤解了自己本土的音樂文化,這種狀況,實在不好。

 

  話又說回來,有時歷史真相真是少數人才會明辨的,對大多數人而言,古代人物都不過是演義與傳奇裡的主角配角,悉隨人們編造。看看才不過去世五十年的唐滌生,在舞台上竟變了是南海十三郎的徒弟,還有很多觀眾信以為真。

 

  是的,身後是非誰管得。甚而,有時是身前是非也難管,以筆者那笨拙的人生智慧,還是管早期粵語歌的「身後是非」較適宜的。

 

 

 

 

 

 

 
 
 
 
 
 
 
 
 
 
 
 
 
 
 
 
阅读(74044) | 评论(7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

chinaunix网友2009-01-17 21:28:17

「行行重行行」之「重」,學生覺得似應作「重複」之「重」,故粵音亦易讀如「蟲」。如《全宋詩》載趙蕃詩卷五《次韻和答周伯壽送行》有「……此意可虚辱,不然讵为荣。去去复去去,行行重行行。」從後兩句見,其「重」字宜為「重複」之「重」。 葉嘉瑩曾賞析《行行重行行》一詩,謂「“行行重行行”,行人走啊走啊,越走越远。我以前讲过,中国的旧诗有古体和近体之分。近体是从南北朝以后才逐渐形成的,规定有比较严格的格律,如“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等。因为中国文字是独体单音,读起来缺乏韵律,所以必须写成平仄间隔的形式,读起来才好听。不过,在古诗里没有这种法则。而且,如果你的内容果然很好,你的声音果然能配合你的感情,那么即使没有这些法则也一样能写出好诗。“行行重行行”,就完全不符合格律诗的法则。首先,这五个字里有四个字是重复的;其次,这五个字全是阳平声,一点儿也没有声音的起伏和间隔。然而我说,正是如此,这五个字读起来才形成一种往而不返的声音。」如「五字全是陽平聲」所言,則「重」之粵音亦宜讀為低平聲了。 詩末「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這幾句話還是挺耐人尋味的,特別是最後一句。那首詩中說的

chinaunix网友2009-01-17 21:28:17

「行行重行行」之「重」,學生覺得似應作「重複」之「重」,故粵音亦易讀如「蟲」。如《全宋詩》載趙蕃詩卷五《次韻和答周伯壽送行》有「……此意可虚辱,不然讵为荣。去去复去去,行行重行行。」從後兩句見,其「重」字宜為「重複」之「重」。 葉嘉瑩曾賞析《行行重行行》一詩,謂「“行行重行行”,行人走啊走啊,越走越远。我以前讲过,中国的旧诗有古体和近体之分。近体是从南北朝以后才逐渐形成的,规定有比较严格的格律,如“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等。因为中国文字是独体单音,读起来缺乏韵律,所以必须写成平仄间隔的形式,读起来才好听。不过,在古诗里没有这种法则。而且,如果你的内容果然很好,你的声音果然能配合你的感情,那么即使没有这些法则也一样能写出好诗。“行行重行行”,就完全不符合格律诗的法则。首先,这五个字里有四个字是重复的;其次,这五个字全是阳平声,一点儿也没有声音的起伏和间隔。然而我说,正是如此,这五个字读起来才形成一种往而不返的声音。」如「五字全是陽平聲」所言,則「重」之粵音亦宜讀為低平聲了。 詩末「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這幾句話還是挺耐人尋味的,特別是最後一句。那首詩中說的

黃志華2009-01-17 07:56:31

呵呵!再古一點,古詩十九首,算是雅作吧? 但「行行重(粵音應讀如『仲』)行行……努力加餐飯」用粵語讀之,何其俗呢!

黃志華2009-01-17 07:56:31

呵呵!再古一點,古詩十九首,算是雅作吧? 但「行行重(粵音應讀如『仲』)行行……努力加餐飯」用粵語讀之,何其俗呢!

黃志華2009-01-17 07:56:31

呵呵!再古一點,古詩十九首,算是雅作吧? 但「行行重(粵音應讀如『仲』)行行……努力加餐飯」用粵語讀之,何其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