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歌文化歷史研究者,喜歡鑽研文字與音樂的創作,也喜愛數學與棋藝等等。
分类:
2008-11-22 08:53:51
寫到這裡,筆者記起去年在香港中樂團的某個活動裡,聽團裡的資深樂手回憶說,六十年代後期學藝的時候,當拿着胡琴上街,連頭也不大敢抬,因為很怕路人的怪異眼光。當年的香港,一般人以讀「番書」(意即讀外國人辦的學校,或者就讀的學校以英語為主要教學語言)為高尚,音樂嘛,亦是以玩和聽西洋音樂為品味高尚,拿着個二胡上街,不管怎樣都顯得土裡土氣!回想起來這方面我卻是非常「反叛」的,七十年代初升讀中學,學校是殖民政府辦的,教學上全校都以說英語為主,平日同學們唱的是英文歌玩的是鋼琴長笛吉他等西方樂器,但我偏偏喜歡學中國民族樂器,在校外尋師,結果筆者反而成了學校裡的「稀世奇珍」,事實上,七十年代中期以後,香港的本土意識大增,人們對中國文化的興趣亦漸濃厚,玩賞中國音樂漸漸不再被認為是「冇啲taste」。
不過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而今內地不少大城市亦開始以聽和玩西洋音樂為品味高尚,看在筆者這類殖民過來人眼裡,簡直是百般滋味──愛國與品味,如何平衡?
回說自己,高中的時候,香港的粵語流行曲強勢登場,從只有草根階層才會聽賞發展成全民喜歡的歌種,那時筆者的注意力也頗多地由中國音樂轉移到粵語流行曲。其實以「品味」視之,這時候的粵語流行曲在很多人眼中仍是難登大雅之堂的,換句話說就是品味仍被視為不好的。不過,至少聽許冠傑會比聽尹光有品味,然後過了十年八載,聽林子祥、林憶蓮又比聽許冠傑有品味……其實,許冠傑還是許冠傑,《半斤八両》依然是《半斤八両》,變的只是世道人心,此一時也彼一時也,品味在這些情況下根本跟商品潮流無異,只視乎閣下是否甘心讓它牽着鼻子走!
始終覺得,至道無難,唯嫌選擇。至少在音樂上,筆者是不管品味或「taste」的問題的,一切但憑心之所趨,喜歡就成,劉天華、劉德華、劉德海、芳艷芬、梅艷芳、梅蘭芳等等在我家裡完全打成一片,甲才唱罷乙登場。不過,說不選擇真是很難的,筆者亦有自己的底線,像尹光某類歌曲,無論如何不拘泥,亦覺得屬於壞品味,就像某些電影或電視喜劇,只懂拿屎尿屁來引觀眾發笑,能不皺眉?可是還得提醒自己的是,莊子亦說過:「道在糞溺」,壞品味的東西裡,也有「道」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