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48271085
  • 博文数量: 4599
  • 博客积分: 58701
  • 博客等级: 大将
  • 技术积分: 48985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6-02-22 16:58
个人简介

粵語歌文化歷史研究者,喜歡鑽研文字與音樂的創作,也喜愛數學與棋藝等等。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4599)

文章存档

2023年(5)

2022年(7)

2021年(10)

2020年(6)

2019年(9)

2018年(44)

2017年(82)

2016年(83)

2015年(118)

2014年(142)

2013年(205)

2012年(273)

2011年(307)

2010年(381)

2009年(429)

2008年(451)

2007年(774)

2006年(1271)

分类:

2008-08-04 06:59:49

 
 
  從一月到這個七月,獲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選為社區文化大使的「竹韻小集」,以「粵樂在香江」為主題,做了一系列的巡迴音樂會、講座、工作坊及展覽等。而在七月五日,他們在荃灣大會堂演出了一個「總結音樂會」,奏的當然仍是粵樂──廣東音樂。
 
  由於香港社會高度現代化,曾在香港盛極一時的廣東音樂,有式微之勢。難得有「竹韻小集」這樣的音樂團體,肯為發揚頗有本土特色的廣東音樂而辛勤不綴。至於七月五日的「總結音樂會」,成績也是很不俗的。
 
  是次音樂會在編排上很見心思,上半場幾乎全是傳統樂曲,更重要的是它們都是小組演奏,全部背譜。這正是傳統廣東音樂的特點,寥寥三五人,曲譜成竹在胸,奏時樂手間互動,使音樂富於觸機和變化。還值得一提的是這上半場裡,有三首樂曲《昭君怨》、《禪院鐘聲》和《雙聲恨》基本上都是乙反調的風味,而曲式上都是有一個尾聲,它須反覆共奏三次,速度總是第一回慢,第二次快,最後一遍則極快。如此韻律風味,如此三級浪般的曲式,好像都再難在新的音樂作品裡見到了。說到《昭君怨》,當晚由彭燕珍以揚琴獨奏。彭氏其實就是高胡演奏家余其偉的太太,是次應是她首次在香港公開演出。向來都做成功男人背後的女人的她,再次走上音樂台上,琴藝並未見荒疏,倒只是有點緊張,未能舒展自如。

 

  下半場的曲目,則主要在呈現廣東音樂的兼容能力,比方說《將軍令》原是北方樂曲,到成為黃飛鴻電影的主題音樂之後,廣東人都視之為本省的音樂作品了。其他如《醒獅》、《驚濤》等作品,作曲者寫的時候都融入了不少西方音樂元素,而當晚更以西方樂器主奏,《醒獅》的主奏樂器是木琴,《驚濤》的主奏樂器是小提琴。不過筆者覺得當晚小提琴的音量不足,幾乎遭樂隊的聲浪淹沒。

 

  音樂會上最讓觀眾開懷的是嗩吶與樂隊所奏的《鳳閣恩仇未了情》,也就是《明月千里寄相思》+《胡地蠻歌》。說到《胡地蠻歌》,甚富傳奇色彩,它是據寫好的曲詞譜成的,但長長而且結構較鬆散的曲調,並沒有削弱它的感染力,從一九六二年誕生至今,一直都很受歡迎。當晚,哨吶演奏家盧偉良以沒有按孔的「卡腔」(嗩吶的一種)和小嗩吶交替演奏,以此模擬平喉和子喉的對唱,維肖維妙。尤其是每次以「卡腔」來模仿麥炳榮的低沉腔調,觀眾都禁不住笑起來,實在有趣嘛!其實「卡腔」是南方很少用的樂器,而是次北為南用,效果是新奇的。

 

  音樂會的下半場,還有一節合奏是讓「粵樂在香江」的工作坊學員也有機會參加演奏的,這對於參加的學員來說,無疑是一大鼓舞,也是一次難得的音樂經驗。期望日後別的音樂推廣活動也能借鏡這種做法。

 

 

  按:本文昨天發表於香港《文匯報》。

 

 

 
 
 
 
 
 
 
 
 
 
 
 
 
 
 
 
 
 
 
阅读(2036)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