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歌文化歷史研究者,喜歡鑽研文字與音樂的創作,也喜愛數學與棋藝等等。
分类:
2008-06-22 06:48:56
當然,要評說梨園的事情,並不是隨便一個藝評人寫的都能有說服力的,黎鍵前輩本非梨園中人,但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後期起,他不斷接觸梨園裡的人與事,為香港的戲曲發展做了不少實事,也漸漸在這方面取得具一定份量的話語權。由此足見一支藝壇健筆並非唾手就可得的。失去了,就可能要再等十年八年,才淬厲出另一支,甚至可能會是永遠的失去。
翻開筆者手頭黎鍵前輩的一疊剪報,其中有一篇是「王粵生哲人其萎」,寫於年
再說王粵生,黎鍵前輩在那篇「王粵生哲人其萎」裡說到:「他實際上是香港粵樂圈中幾乎是唯一的作曲者及最多產的『作曲家』」,在1989年的時候這樣認識,是無可厚非的,現在當然要修正修正,因為據筆者實際的考查,胡文森、盧家熾和稍後的林兆鎏、朱毅剛都作過不少新曲子,而論多產,王粵生未必能稱最。不過,王粵生的音樂作品不管是否產量上屬「最多」,在質量上很多都是極高的。
新近出版的《粵曲的學和唱──王粵生粵曲教程》的第三版,對第二版做了不少增訂,而書中更有「預告」:「由於搜集1940至1960年代粵劇及電影資料常常遇到很多困難,整理王氏作品的工作將會緩慢地繼續進行。在人力及物力的條件許可下,香港中文大學粵劇研究計劃將會安排出版王氏作品專集,使這些曲譜,曲詞及背景資料得以流得後世。」這誠是好消息,而中大也許亦會趁明年王氏去世二十周年(嗯,明年也是唐滌生去世五十周年)推出這個作品專集吧。不過,觀乎該書裡新增訂的「王氏創作單支小曲」的列表,雖數目已增至35首,但看來還有不少資料可以補其遺。事緣筆者多月前完成的「香港早期粵語電影創作歌曲(1930-1960)」研究,就找到若干首王氏作品是該表所沒有列出的。比如1954年電影《萬里行屍》的插曲《殘照吟》及1955年電影《真假千金》的插曲《郊遊曲》,就都是王粵生的作品,而且這兩首曲調是有「重疊」之處的。更值得注意的是,在電影《萬里行屍》的特刊裡,《殘照吟》既有交代是王粵生作曲,復有交代它調寄《懷念》,看來《懷念》才是原曲,也是王粵生的作品,可是,這首《懷念》卻沒法找到。在新增訂的「王氏創作單支小曲」的列表,亦不見有《懷念》。
此外,也期望中大的粵劇研究計劃的負責人注意,王粵生七十年代及之後是仍有一些創作的,像1975年無線劇集《楊乃武與小白菜》的一首插曲《愛竟變成害》、1976年無線的劇集《楊貴妃》的主題曲,1978年鄭少秋《陸小鳳》大碟裡的一首《彈劍江湖》,就都是王粵生創作的,前一首包辦曲詞,後兩首作曲。甚至在1984年,王粵生也還有作曲,那是替大AL張武孝寫的《狂歌》,做為王粵生作品的專集,這些作品是不能不收錄的,不然就難以較全面的展現王氏作品的面貌。
拉拉雜雜的寫了一點對黎鍵前輩的悼意,對王粵生作品的勾尋,以及對刻下梨園的危機感,其中有一點是統一的,心情沉重,未敢忘憂。
按:本文昨天在《信報》文化版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