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歌文化歷史研究者,喜歡鑽研文字與音樂的創作,也喜愛數學與棋藝等等。
分类:
2008-06-07 06:59:02
讀
古琴減字譜是一種描述演奏方式的記述體系,每根弦可以奏出一系列音,音高通過手指按弦點體現出來。古琴減字譜在記錄下手指按音節點的同時,也提供了弦長比條件。盡管在很大程度上,這一點被忽略了,但對琴律研究卻是非常重要的。從這個內容出發,古琴減字譜就不僅僅是一種記錄樂曲的譜式,同時也是傳遞了珍貴的律學信息的文獻。
首先,古琴形制已經提供了涉及質數3、5、7的律學規定。琴體上十三徽的設置具有音律多樣性。在第三、六、八、十一徽上運用按、泛音都可以得到純律規定的音高;在第十二徽上運用按音技法得到純律規定的音高,在第十三徽上運用按音技法則進入質數7為規範的音律領域。
現存最早的琴譜《碣石調.幽蘭》中起出三分損益律的音律信息。相對於十三個明徽,介於明徽之間的按音音位,就是暗徽。《琴書大全》提到的明徽暗徽共有三十六個,並且詳細描述了一徽以右和十三徽以左兩個「徽外音」。在古琴減字譜中還會找到一些超出質數3、5、7的徽間按音。僅以《五知齋琴譜.漁歌》為例,就超出了三分生律法,涉及質數5、7、43等,體現出實踐中音律物理規定性的多樣化。
明清時期刊行的一些琴譜中可以找到體現音律數理規範多樣化的徽間位按音,涉及到的質數不以上提到的,更有質數11、13等產生實型中立音程的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