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歌文化歷史研究者,喜歡鑽研文字與音樂的創作,也喜愛數學與棋藝等等。
分类:
2008-04-22 08:14:03
……「你們都誤會了我的原意!而我……與你們心裡希望的那位『龍的傳人』的作者也幾乎完完全全是兩個不同的人」。
做成我與聽眾之間的誤會的原因,一方面或許是我的編曲太華麗了(這是唱片公司製作部的要求);另一方面,大概是各位聽眾聽歌的時候過份一廂情願地順應自己的希望去解釋吧。
到九十年代初,他在一本甚麼甚麼正傳裡,再次談到《龍的傳人》:十二年前,我寫了《龍的傳人》,可是這首歌卻擺佈了我十二年,眼看它還意猶未盡,而我卻已然決定,再也不受它左右,因此,我修改了《龍的傳人》這首歌裡比較致命的兩個嚴重的幼稚毛病……我一直認為最初出版的李建復演唱的版本,過於雄壯、激昂;而我始終認為,我們沒資格把《龍的傳人》當進行曲來唱,頂多只能小聲地哼哼,因歌裡說的是一個民族的沒落、受欺侮而不是光榮、偉大的事跡……
是的,仔細看看《龍的傳人》的曲調,是西洋小調的調式,加上樂句多是下行,因而是陰性的,愁哀的,與西洋大調調式的雄性的激昂的屬性可謂南轅北轍。猶記當年,用詞一向尖刻的前輩樂評人梁寶耳曾指《龍的傳人》只會「令人產生該龍沉落海底,無法衝天之印象」!其實,一切都因為當初的編曲帶來的,完全好比楚楚可人的美眉,穿上了雄糾糾的中國戎裝,還拍個指點江山式的造型,帥乎!大氣磅礡乎!如此易釵而弁,大家好像也習慣了,那印象亦已深植腦海,再不能改動,所以反而不接受「她」穿回女子服裝了。
但當初為何要易釵而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