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尚書房裡見到只售三十港元的《粵曲小調》,而出版單位竟是北方的安徽文化音像出版社。北方的音像單位去搞南方的「粵曲小調」,委實不可想像。由於價錢廉宜,加上我也很想多聽些廣東小曲的實際音響資料,以及出於對「南音北搞」的好奇,就把它買了回家。
其實,單在書店內看這《粵曲小調》的曲目,都很奇怪,無線的七十年代電視劇歌曲《啼笑姻緣》、《紫釵恨》、《帝女花之並蒂花》竟都扯進了「粵曲小調」的領域,好些絕對是流行曲風格的五、六十年代粵語歌《情花開》、《秋月》、《一水隔天涯》、《檳城艷》也給視為「粵曲小調」,甚至那七十年代的中詞日曲《天涯孤客》(該產品錯印成《天涯海客》)亦「榜上有名」,這是北方人眼中的「粵曲小調」還是南方人自己也如是看呢?
或者,廣東小曲向來都愛「拿來」就用,只要用粵語唱過,就算是廣東小曲、「粵曲小調」了。或遲或早王菲的《約定》古巨基的《愛得太遲》劉德華的《觀世音》Beyond的《大地》許冠傑的《加價熱潮》達明一派的《石頭記》都給扯進「粵曲小調」的領或吧。事實上,這《粵曲小調》Disc C裡的《一江春水向東流》,原來乃是據鄧麗君《淡淡幽情》專輯裡的《幾多愁》填上粵語詞來唱的,如此這般,又成了「粵曲小調」!
這《粵曲小調》附有一小冊子,簡介了粵劇的歷史,以及其行當、唱做念打、表演程式及唱腔音樂等,但偏偏沒有所收錄的四十二首「粵曲小調」的演唱者、作曲人、作詞人和曲詞的資料。
不過,花三十大元買這三CD產品,也不是毫無收獲的。在Disc A裡的第一個曲目《陳世美與秦香蓮》裡,秦香蓮所唱的一段小曲,竟是王粵生所製的乙反調譜子《梨花慘淡經風雨》的前三分一段(看來一般的粵劇、粵曲亦只會用這開始的三分一段來填詞的)。這是筆者第一次聽到這首《梨花慘淡經風雨》給用到粵劇中去。
阅读(3584) | 评论(0) | 转发(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