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歌文化歷史研究者,喜歡鑽研文字與音樂的創作,也喜愛數學與棋藝等等。
分类:
2008-03-15 06:48:17
※ ※ ※ ※
「由於只播原創,香港現在創作人才顯然供不應求。最簡便的方法便是向台灣、內地甚至東南亞直接引進……此外作為支撐門戶的幾位老牌作曲人,最近『產量』激增。徐日勤、林慕德兩人『超產』的勁頭令人生畏,他們『創作』的是典型的公式化作品。……總的看來,原創是基本做到了。但長期以來形成的底氣不足卻非一日可改觀,訂單收得最多的還是那幾個人,不知疲倦地彈着舊調。有新思維和實力的新創作人還是寥寥無幾……」
文字摘自大陸某音樂雜誌九五年七月號的重點文章《「豁達」革命計劃──香港流行樂壇九五劇變》。
徐日勤「超產」?這點點的錯誤觀察無損這篇大陸樂評的觀點,而事實上不僅是「彈着舊調」,還老是喜歡「臨摹」人家的傑作!
※ ※ ※ ※
九五年,《折翼天使》,李樂詩主唱。九五年,《折翼天使》,鄭秀文主唱。這些是英雄所見略同罷。張美賢寫的《折翼天使》明顯比小美寫的《折翼天使》勝一籌,但卻都不算一流作品。
※ ※ ※ ※
八五年,《愛的狂想曲》(周啟生改編)。
當年周啟生曾向筆者坦白,他小時候聽過一首好好聽的中樂,好像叫《瑤族舞曲》甚麼的,於是趁出自己首張唱片,便改編了此曲。筆者當年提醒他,那不是《瑤族舞曲》,是《彝族舞曲》,且作曲人尚在生,倒不知《彝》曲的原作人王惠然有沒有收過版稅。
※ ※ ※ ※
九三?九四?《九九九朵玫瑰》,邰正宵作曲。
不少朋友都發現,邰正宵這《九九九朵玫瑰》的副歌,跟《彝族舞曲》某一段旋律極相似。那麼邰正宵究竟是「臨摹」八五年周啟生的《愛的狂想曲》還是直接「臨摹」王惠然的《彝族舞曲》?
大陸的中樂界名人王惠然知道他的琵琶名曲遭港、台流行音樂人「臨摹」嗎?
※ ※ ※ ※
如此的英雄所見略同!
如此的「臨摹」!
看來說明了這樣的事實:雖然有電台要為本地原創力量催谷,可是原創力量的基礎實在薄弱,這樣的催谷只怕虛不受補,原創力量成長不了,卻壯大了「臨摹」力量,但願實際情況比眼見的好一點吧!
按:這篇文章發表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