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49855863
  • 博文数量: 4599
  • 博客积分: 58701
  • 博客等级: 大将
  • 技术积分: 48987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6-02-22 16:58
个人简介

粵語歌文化歷史研究者,喜歡鑽研文字與音樂的創作,也喜愛數學與棋藝等等。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4599)

文章存档

2023年(5)

2022年(7)

2021年(10)

2020年(6)

2019年(9)

2018年(44)

2017年(82)

2016年(83)

2015年(118)

2014年(142)

2013年(205)

2012年(273)

2011年(307)

2010年(381)

2009年(429)

2008年(451)

2007年(774)

2006年(1271)

分类:

2008-02-25 09:48:48

 
 
  這篇文章當年是應《突破》雜誌的邀約而寫的,刊於該刊的19962月號。那段日子,「另類」音樂在香港好像蔚然成風,不少報刊雜誌都搞專題探討。很少為《突破》寫稿的,這幾乎是唯一的一篇。幸運的是這文章原來連原稿都還在,而看手稿,幾乎是一揮而就的,只是在數處地方做了小修改。我相信,現在自己用電腦寫作,俢改文稿的頻率比手寫時代大得多。「手作」也真有「手作」的好處的。
 
                vs

                vs

                道德vs不道德

                非商業vs商業

                非主流vs主流

                地下vs地上

                另類vs本類

                原創vs非原創

                非情歌vs情歌

                實力派vs偶像派

                對抗vs妥協

                vs

                ……

  在流行音樂文化裡,有無數的二分法。但事情的真像從來就不是黑白分明、非黑即白的。根本有時要清楚定義或界定甚麼是主流、甚麼是另類等等,也覺困難非常。分類、貼標籤原是方便識別研究,但黑白之間永遠有灰色地帶,太斬釘截鐵就等於無視這些灰色地帶的存在,把真像扭曲。

 

  說主流,甚麼才是本地流行音樂文化的主流?

 

  眼光何妨遠大點,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香港,你清楚當時的音流音樂嗎?那年代是粵曲、粵樂的世界。曾幾何時,西方流行音樂憑藉先進的科技以及君臨天下的氣度,開始席捲世界各地,於是四、五十年代開始,一方面也有許多所謂「番書仔」,愛聽正宗的西方商業流行音樂。那時,可還沒有甚麼原創、另類、地下諸如此類的字眼。

 

  到了六十年代,受英美搖滾樂影響,香港「番書仔」的夾band風氣就更盛。這時候如果有另類,會不會是君綿的《賭仔自嘆》?或來自新加坡的上官流雲的《一心想玉人》?抑或是兩傻片集中的插曲《飛哥跌落坑渠》?至少,這是一個文化對另一個文化的對抗、反動。

 

  七十年代,本地流行音樂文化的主流幾經嬗遞。先是青山、姚蘇蓉與比知、木匠並行不悖,然後是許冠傑以大學生形象唱起從來都是「非主流」的粵語流行曲來,加上電視文化應時而生,一首又一首電視歌,鞏固了粵語流行曲的霸權,國語人如甄妮、徐小鳳、羅文,番書仔鬼妹如葉振棠、林子祥、關正傑、露雲娜、陳潔靈等都不得不投降,改唱粵語歌。到了七十年代末期,玩搖滾的倒變了另類、地下。但到了八十年代中期,又冒起所謂樂隊潮流,許多「地下」、「另類」樂隊都嘗試靠攏主流,而主流與非主流、本類與另類、商業與非商業的爭議,也開始無日無之。

 

  上述說了一大堆主流音樂在香港的演變,好像很有條理,但若問,其中「主流」的定義為何?筆者也不知從何說起。

 

  也許該從「非主流」的定義着手研究會容易些。一般人對「非主流」的理解,大抵不離以下數項:

一、        是各大傳媒不願推介的、

二、        是各大唱片公司皆認為賣不了錢的、

三、        是大眾聽了覺得「怪雞」、「偏激」的作品、

四、        是一些抗拒有商業因素干涉的小圈子音樂人搞的作品、

五、        是一些想通過音樂來傳達某些政治、社會訊息的作品。

這五種理解,措辭容或有可修正之處,但大體上劃出了「非主流」音樂的輪廓。

 

  然則,是否凡是「非主流」音樂就是「好的」音樂?凡是「主流」音樂就是「不好的」音樂?凡是給「主流」吸納的「非主流」音樂就是「不好的」音樂?

 

  有人形容,「主流」以及那些遭「主流」吸納的「非主流」音樂,性格都是單調、蒼白、齊一、合模、重複、異化的。這話總覺說得太滿,去得太盡。

 

  在互為照應的唱片工業與傳媒工業裡,其眼中無疑是只要能生財的音樂就可為我所用為我收編,把本來是非主流也毫不商業的音樂一變而為商業音樂、主流音樂。可是,情願或假裝情願給主流收編的音樂人,筆者絕不相信其往後的作品就會全部變得單調、蒼白、合模、異化。

 

  政治上有所謂「曲線救國」,音樂上我也信有「曲線搞非主流」的機會存在,在西方如是,在香港也如是。當然有些人會因「曲線搞非主流」賺了大錢,住幾千呎大屋坐名車穿名牌,搞出來的音再沒有神采,只變了個音樂工匠,不過在香港,但凡存心「曲線搞非主流」者,能賺大錢者實在難見,市場太小嘛!達明一派已算是奇跡。

 

  能夠堅持不為主流音樂收編,不向主流音樂妥協,那自然好得很、英雄得很,筆者也很欣賞這些少數「冥頑」份子。但我相信,「直線搞非主流」也好,「曲線搞非主流」也好,只是人各有志,勉強不得,指摘不得。

 

  最後,筆者相信,世界從來都是矛盾並存的,有主流就一定有非主流;當大夥兒去唱卡拉OK,就一定有某小圈子的人決意去玩去搞另類音樂,也因為這樣,世界才不會停頓,才會變得精彩。

 

  後記:

  對筆者自己來說,音樂不拘主流非主流、過時不過時。只覺得能夠投入自己喜歡的音樂作品中,與音樂合而為一,就是最高境界,而投入的方式,當然以演奏樂器為最佳,隨意奏着隨意變奏,那些音符才是完全屬於自己的!

 

 

  註:文中的粗體字為《突破》雜誌的編輯所安排的,現在全依從之。

 

 

 

 
 
 
 
 
 
 
 
 
 
 
 
 
 
 
 
阅读(2128)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