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歌文化歷史研究者,喜歡鑽研文字與音樂的創作,也喜愛數學與棋藝等等。
分类:
2007-09-28 08:58:06
昨天到中央圖書館去磨了幾個小時。先是看了幾份盧家熾的手稿,那是只許用眼看,不許動手抄寫的,影印更加就不允准的。事緣盧家後人不許拷貝複製。
盧家熾所寫的粵語電影歌曲,其數量在五十年代絕對可以稱冠,而且幾乎都有手稿保存下來,但既然盧家後人不許拷貝,筆者只好自嘲「可以躲懶一下」。幸而在別的途徑也找到一批盧氏的電影歌曲創作,總算可以反映到盧家熾在這方面的努力成果。
昨天其實只是拿幾份盧氏作品去比對一下手稿的副本,以校正若干有疑問的地方,因此,雖然不許動手抄寫,用腦子去牢記這些校正結果,還是做得來的。想不到的是,其中居然有點意外發現,那是關於電影《馬票女郎》的插曲的。我在中文大學戲曲資料中心找到這電影的特刊,有插曲三首,都是盧家熾寫曲寫詞的,曲譜是簡譜。而中央圖書館所藏的盧氏手稿,據目錄是三首的手稿都有。然而比對一番之後,發覺這三份用工尺譜手書的稿本,有一首完全和我在中大找到的不同。似乎,《馬票女郎》的插曲並不止三首,而實情如何,大抵要去看看這部電影才能弄清楚。只是這也未必一定行得通的,筆者就見過電影特刊載有的電影歌曲在電影中卻遍尋不獲的。這一切,只好一一坦白交代,有是有,沒有是沒有,不同是不同,諸如此類。再說,查過電影資料館的館藏資料,有關這《馬票女郎》,影像資料全無,甚是惆悵。
《馬票女郎》是一九五八年拍成的電影,那時,很多電影特刊的歌曲都轉用簡譜來印,該電影特刊亦是順應這趨勢,但是,盧家熾創作時,還是以工尺譜來思考的。我想,他早已習慣了,改用簡譜可能會寫不出曲子的。
然後,跑下幾層樓去看《星島日報》的縮微膠卷,目標是期望能多見到一些有關影片《胡不歸》(40年12月公映)、《紅豆曲》(41年12月公映)、《郎歸晚》(47年1月公映)、《蝴蝶夫人》(48年9月公映)等的插曲的資料。
瀏覽後所得的印象是,看來四十年代的電影廣告不大流行強調電影裡的插曲,而《星島日報》也只會刊登那些「藝術性」較強的電影歌曲,在四零年十二月,就先後刊登了《大地回春》和《前程萬里》這兩部電影的主題曲,前者是林聲翕作曲、馬國亮填詞的,後者是何安東作曲、蔡楚生填詞的,其曲詞都以五線譜排印,而我相信都是唱國語的。而上述四部粵語片的插曲,就不見《星島日報》刊登過了。
對於《紅豆曲》,倒算是有點新發現。首先是這電影在四一年十二月香港淪陷前上映,可是四一年元旦,就有這部電影的廣告了(那是一整版的「推薦新年期中幾部名貴國產名片」裡的一部),很有可能電影早在四零年尾便拍好,可是卻拖到年尾才能上映,更奇怪的是連電影公司名字也不同,由「黃金」變成「星光」(導演、演員卻沒有變),而箇中原因,尚待探究。在元旦的《星島日報》裡所見的電影《紅豆曲》廣告,讓我更添幾分信心,判定邵鐵鴻的名曲《紅豆曲》,乃是為這部同名電影而寫的,而原因暫不擬在這裡詳說了。
不過,也只是多添幾分信心,而不是絕對的肯定。除非是可以看到這部電影,又或見到這電影的特刊確是有這首歌曲。
又,在電影廣告裡,《紅豆曲》裡的「豆」字有時無草花頭有時有草花頭,莫衷一是,大抵也不必刻意求統一了。
相關文章:邵鐵鴻《紅荳曲》作於何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