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歌文化歷史研究者,喜歡鑽研文字與音樂的創作,也喜愛數學與棋藝等等。
分类:
2007-08-04 08:25:37
1951年他開始為香港電影創作插曲,名作有《未識綺羅香》(《歌女紅菱艷》插曲,白光演唱),《月兒彎彎照九州》(《月兒彎彎照九州》插曲)和《戀歌》(《戀歌》插曲,屈雲雲唱),《分離》、《梅花》(《神秘美人》插曲,李香蘭唱)等。
1956年的《浣紗溪》(《臥薪嘗膽》插曲)是他在香港創作的最後一支電影插曲。……
見《第十七屆香港國際電影節──國語片與時代曲(四十至六十年代)》特刊頁72,所屬文章為余慕雲執筆的「四十至六十年代香港國語電影歌曲的類型和來源」
筆者相信,余慕雲說的「1956年的《浣紗溪》(《臥薪嘗膽》插曲)是他在香港創作的最後一支電影插曲。」乃是指國語電影歌曲創作而言,可是,他其後其實還有寫電影歌曲,不過看來都是替粵語電影寫的,而且是用粵語唱的。
現時可見,梁樂音最早寫的粵語電影插曲,是於1954年九月公映的《馬來亞之戀》,翌年則寫了《川島芳子》的插曲,據資料,在《川》片,梁樂音是集作曲、編曲、策劃、指揮於一身,又親率大型口琴樂隊伴奏。五十年代後期,林鳳主演的多部青春電影,就都是由梁樂音負責寫插曲的。
也許梁樂音原是廣東人,所以他寫粵語片插曲,似乎也只好「入鄉隨俗」,採取那個年代粵語片最盛行的先詞後曲創作形式來寫插曲旋律的。《馬來亞之戀》的插曲就明顯是,在林鳳的電影裡,也有不少插曲看得出是先有詞後有曲的,比方說《青春樂》(1959年2月)的片頭歌曲:「我係、我係、我係東方嘅貓王,彈得輕鬆,唱得瘋狂,玩幾吓搖擺樂,撚幾句牛仔腔,搖又試搖真係爽,擺又試擺暈大浪……」筆者就甚肯定是由吳一嘯先寫詞的。
看得出,同是先詞後曲,梁樂音卻不同於胡文森、王粵生、盧家熾等來自粵曲界的音樂人,他們常常愛把曲調譜成濃濃的粵曲味,但梁樂音卻是努力避免有粵曲味。
關於梁樂音,在網上找過一點資料,原來我很喜歡的一首國語老歌《生命如花籃》也是他作曲的,甚是佩服!而另一項資料教我意外的是,在林鳳與周聰的歌曲合集裡(這份資料都得來十多年了,卻是近日才懵然發現),見到一首來自電影《戀愛與貞操》(1960年9月公映)的插曲《戀愛的真諦》,其旋律跟七十年代無線電視劇集《春暉》的主題音樂是一模一樣的,似乎,梁樂音這闋旋律並不是專為《春暉》而作,而只是舊曲新用,但到底是否真是這樣,卻還待更多的了解。然而肯定的是,這旋律,梁樂音早在六十年代初就寫成。
chinaunix网友2008-06-13 20:33:24
<...看得出,同是先詞後曲,梁樂音卻不同於胡文森、王粵生、 盧家熾等來自粵曲界的音樂人,他們常常愛把曲調譜成濃濃的 粵曲味,但梁樂音卻是努力避免有粵曲味。> 同理,梁生名作《未识绮罗香》,中日清商音阶与拉丁节奏伦 巴交融,聆者陶醉于轻音乐和谐感。-L.
chinaunix网友2008-06-13 20:33:24
<...看得出,同是先詞後曲,梁樂音卻不同於胡文森、王粵生、 盧家熾等來自粵曲界的音樂人,他們常常愛把曲調譜成濃濃的 粵曲味,但梁樂音卻是努力避免有粵曲味。> 同理,梁生名作《未识绮罗香》,中日清商音阶与拉丁节奏伦 巴交融,聆者陶醉于轻音乐和谐感。-L.
chinaunix网友2008-06-13 20:33:24
<...看得出,同是先詞後曲,梁樂音卻不同於胡文森、王粵生、 盧家熾等來自粵曲界的音樂人,他們常常愛把曲調譜成濃濃的 粵曲味,但梁樂音卻是努力避免有粵曲味。> 同理,梁生名作《未识绮罗香》,中日清商音阶与拉丁节奏伦 巴交融,聆者陶醉于轻音乐和谐感。-L.
chinaunix网友2008-06-13 20:33:24
<...看得出,同是先詞後曲,梁樂音卻不同於胡文森、王粵生、 盧家熾等來自粵曲界的音樂人,他們常常愛把曲調譜成濃濃的 粵曲味,但梁樂音卻是努力避免有粵曲味。> 同理,梁生名作《未识绮罗香》,中日清商音阶与拉丁节奏伦 巴交融,聆者陶醉于轻音乐和谐感。-L.
chinaunix网友2008-06-13 20:33:24
<...看得出,同是先詞後曲,梁樂音卻不同於胡文森、王粵生、 盧家熾等來自粵曲界的音樂人,他們常常愛把曲調譜成濃濃的 粵曲味,但梁樂音卻是努力避免有粵曲味。> 同理,梁生名作《未识绮罗香》,中日清商音阶与拉丁节奏伦 巴交融,聆者陶醉于轻音乐和谐感。-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