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50116710
  • 博文数量: 4598
  • 博客积分: 58701
  • 博客等级: 大将
  • 技术积分: 48997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6-02-22 16:58
个人简介

粵語歌文化歷史研究者,喜歡鑽研文字與音樂的創作,也喜愛數學與棋藝等等。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4598)

文章存档

2024年(1)

2023年(5)

2022年(7)

2021年(10)

2020年(6)

2019年(9)

2018年(44)

2017年(82)

2016年(83)

2015年(118)

2014年(142)

2013年(205)

2012年(273)

2011年(307)

2010年(381)

2009年(429)

2008年(451)

2007年(774)

2006年(1271)

分类:

2007-07-21 07:47:46

 
  在七十年代初期,有一首由蘇翁填詞的廣東小曲《悲秋風》在香港甚是流行,當時不少歌手都唱過錄過唱片。它開始的幾句歌詞是這樣的:
 
                悲秋風,碎春夢,更深驚聽夜半鐘,

故鄉夢裡只匆匆,冷雨敲窗透簾櫳,

衾寒隻影凍,欲進睡鄉已無從,

秋愁百般重,夜半秋心恨重重……

 

  近十年八年,筆者才意識到,《悲秋風》應是脫胎自傳統琵琶名曲《塞上曲》(全曲共五段,其第四段《妝台秋思》成了粵劇著名唱段《帝女花之香夭》,對廣東人來說,更是不得了的知名)的第一段:《宮苑春思》(有一首笛子獨奏曲《寒江殘雪》看來也跟這琵琶曲調同源),而《悲秋風》與《宮苑春思》之間,還應有一個中介版本,那就是《悲秋(又名《紫雲回》)》。

 

  筆者在廣東省曲藝家協會編,鍾達三、賴德真主編的《小曲300首》裡見到這首《悲秋(又名《紫雲回》)》,是改編成具道地廣東乙反風味的。

 

  比較一下這三個曲調(參見文末所附的曲譜),就知道中國民間音樂真是可以變化多端的,同一個曲調,可以衍變成性格各異的新貌。

 

  近日搜尋香港早年電影歌曲的資料,發現在1952327公映的一部粵語片《長恨歌》,有一首由芳艷芬唱的插曲《悲歡離合有前緣》,是由王粵生填詞的,其所調寄的曲調,就是與《悲秋風》幾乎一樣的旋律,只是A,B兩段的旋律出現的次序不同而已。於此可以確定,《悲秋風》的曲調,至少在1952年的時候就基本定型。只是,我們不知道到底是誰把它改成這樣精巧的流行小調的模樣。

 
 
 
 
 
 
 
 
 
 
 
 
 
 
 
 
 
 
 
 
 
 
 
 
阅读(4374) | 评论(21)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

黃志華2009-04-03 08:15:15

謝謝樓上的網友提供這珍貴的訊息。不過這《霓裳恨》只有一小段旋律跟《悲秋風》相近,是否後者從前者改編,還不宜輕易下結論。 在一樓的留言裡,已指出至少在1937年,《悲秋》在南方就有錄音,我相信,還待細加查考,可能這個版本早在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便在南方出現了。 其實,梁樂音是廣東人,要是他把耳熟能詳的在南方流傳的曲調融進新作中,是毫不奇怪的。  

黃志華2009-04-03 08:15:15

謝謝樓上的網友提供這珍貴的訊息。不過這《霓裳恨》只有一小段旋律跟《悲秋風》相近,是否後者從前者改編,還不宜輕易下結論。 在一樓的留言裡,已指出至少在1937年,《悲秋》在南方就有錄音,我相信,還待細加查考,可能這個版本早在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便在南方出現了。 其實,梁樂音是廣東人,要是他把耳熟能詳的在南方流傳的曲調融進新作中,是毫不奇怪的。  

黃志華2009-04-03 08:15:15

謝謝樓上的網友提供這珍貴的訊息。不過這《霓裳恨》只有一小段旋律跟《悲秋風》相近,是否後者從前者改編,還不宜輕易下結論。 在一樓的留言裡,已指出至少在1937年,《悲秋》在南方就有錄音,我相信,還待細加查考,可能這個版本早在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便在南方出現了。 其實,梁樂音是廣東人,要是他把耳熟能詳的在南方流傳的曲調融進新作中,是毫不奇怪的。  

黃志華2009-04-03 08:15:15

謝謝樓上的網友提供這珍貴的訊息。不過這《霓裳恨》只有一小段旋律跟《悲秋風》相近,是否後者從前者改編,還不宜輕易下結論。 在一樓的留言裡,已指出至少在1937年,《悲秋》在南方就有錄音,我相信,還待細加查考,可能這個版本早在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便在南方出現了。 其實,梁樂音是廣東人,要是他把耳熟能詳的在南方流傳的曲調融進新作中,是毫不奇怪的。  

黃志華2009-04-03 08:15:15

謝謝樓上的網友提供這珍貴的訊息。不過這《霓裳恨》只有一小段旋律跟《悲秋風》相近,是否後者從前者改編,還不宜輕易下結論。 在一樓的留言裡,已指出至少在1937年,《悲秋》在南方就有錄音,我相信,還待細加查考,可能這個版本早在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便在南方出現了。 其實,梁樂音是廣東人,要是他把耳熟能詳的在南方流傳的曲調融進新作中,是毫不奇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