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歌文化歷史研究者,喜歡鑽研文字與音樂的創作,也喜愛數學與棋藝等等。
分类:
2007-05-23 11:05:07
隨意的翻閱之中,讀到一闋《浣溪沙》:
草偃雲低漸合圍
雕弓聲急馬如飛
笑呼從騎載禽歸
萬事不如身手好
一生須惜少年時
那能白首下書帷
祖保泉注解這首詞作時說:
上片三句是作者創設的圍獵場景,粗略地看,可謂着題;稍一推敲,便見不足:
其一:打獵在秋末冬初,農田莊稼已收,獵物四處覓食,方是其時令。而「草偃雲低」雖顯示空曠場景,然未交代季節景象,嫌有破綻。
其二:打獵,以馬隊彎弓射「禽」(如野雉、斑鳩之類),而不是「獸」(如獐、狍、鹿、兔之類),怪事!用今天的說話,這是重炮打麻雀,也許有諷刺味吧。
總之,二十九歲的儒生王國維,身體羸弱,不曾打獵而又未見過圍獵,才在切設圍獵場景時出現如此破綻。
讀到這種無情指摘,筆者也真替王國維臉紅,當然,這的確是一個很好的教訓,寫自己不熟悉的東西,最好先去多了解一下,不然就難免處處犯駁、破綻百出,即使是大學問家,亦不會例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