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歌文化歷史研究者,喜歡鑽研文字與音樂的創作,也喜愛數學與棋藝等等。
分类:
2007-04-16 10:37:41
另外,發覺在電台播放的《霧夜》,比唱片所收錄的版本少了一大段,但奇怪的是,唱片所附的歌紙,《霧夜》的歌詞卻是跟電台聽到的版本一樣的,即同樣少了一大段。
我近日在網上試試找找這首「老歌」,在常去的「音魁網」很容易就找到了,還可以在網上試聽整首歌,說明這首歌還頗受歡迎吧。可是,歌詞同樣是少了一大段,而作曲人竟署了「唐滌生」。真是要不得!《春江花月夜》怎會是唐滌生作的呢?這顯然是香港「娛樂唱片」做的好事!
那少了的一大段歌詞,筆者曾嘗試從唱片裡記下來:
霧夜四周是矇,矇矓像過往的夢,
續遊蕩去,徘徊路中,一黑瘦小貓卻共我逢,
迷途像碎了的夢,夜貓瘦得帶病容,
在我的腳邊不捨去,彷彿怕冷清晚空,
垂頭拾起牠相哄,還是我今晚獨行,流浪似飄夢,
若怕孤寡請結伴行,小貓你可聽懂?
然後我雙眼又變紅,長夜變黑洞,
又再憶記起愛人,拋低我於黑暗中。
這「佚詞」,當年曾在電話中跟填這首詞的林振強核對過的。反而唱片公司方面總是故作神秘,不肯透露這段「佚詞」。
說來,也是故意考考自己,從唱片聽記歌詞可以記得多準,結果,核對後發覺記錯的有三、四處:
「續遊蕩去」聽成「在遊蕩去」。
「一黑瘦小貓卻共我逢」的「黑」字不最確定,又以為可能是「匹」字。
「彷彿怕冷清晚空」聽成「怎不怕冷風猛風」。
「若怕孤寡請結伴行」一句,聽成「若他朝xx結伴」,「xx」二字聽來聽去始終聽不清楚是甚麼字詞。
研究一下為甚麼會聽錯,倒也很有意思。
如「續」聽成「在」,是因為「續」是入聲字,唱時拉長了很易聽成另一字。
「黑」字不敢確定,是因為「一黑瘦」三個單音節修飾詞並靠在一起,實在很不合現代語言習慣。
把「若怕孤寡請結伴行」聽成「若他朝xx結伴」,則是自己主觀認定詞人的寫法而造成錯覺,又自我肯定了「若他朝」三字沒有聽錯,於是「xx」二字就總聽不到是甚麼字詞。
由此可知,一首新歌從未看過歌詞,是很難從唱片中準確無誤的聽記下來的,因為有時會給自己的主觀誤導,即使填詞人每個字都填得很協音,沒有倒字。
不知道唱片公司是怎樣想的,《霧夜》的電台版本不及唱片版本動人。而筆者那次在電話裡跟林振強談及這首歌,則知道是唱片公司方面恐怕唱片裡所收錄的版本,歌詞太長,怕樂迷覺悶。
其實,即使是唱片版本的《霧夜》,旋律大致上是AABA的形式,又經鮑比達「整容」,早已流行化了很多,唱片公司卻是這樣沒有信心!
看《霧夜》的第一句歌詞,真覺得林振強在「偷句」,因為《劍合釵圓》這著名粵劇折子戲的首句就是「霧月夜抱泣落紅」,而《霧夜四周是矇》。
可以說,《霧夜》的「佚詞」才是最精彩之處,借一頭瘦得帶病容的小貓,來陪襯失戀人,確有「同是天涯淪落」的感受,也份外使失戀人的傷心感情突出來。這其實可以提醒我們,有時寫抽象的感情,若能借外物來投射或陪襯,往往會寫得深刻一些。
林振強其實是頗擅長用這種手法的,記得早在八一、八二年,他為盧業瑂寫的一首《披雨午夜行》,就同樣借過貓來「過橋」,詞云:「隨夜雨沒頭沒腦到街上,寒夜裡沒人沒有見車輛,無方向,無歌唱,無家貓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