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歌文化歷史研究者,喜歡鑽研文字與音樂的創作,也喜愛數學與棋藝等等。
分类:
2007-04-06 17:17:59
拙著《被遺忘的瑰寶》裡,曾談到顧嘉煇寫流行曲,頗喜歡使用轉調的技法,即使是寫中國風格的旋律,也常常頻繁的轉調。書中舉了一批例證,而其中由汪明荃唱的便有五首。
在這裡,筆者倒想換個角度和視點,更多地注意到這五首歌曲的同一主唱者:汪明荃。
這五首歌曲,分別是《撲蝶》、《歸帆》、《等郎歸》、《京華春夢》和《用愛將心偷》。
早年的汪明荃,唱功常給評為有待改善型,音域也不算廣,所以也常常在一些公開場合聽到她感謝「煇哥」為她度身寫很多適合她發揮的曲調。這一回,筆者仔細察看一下上述五首歌的用調和音域,除了《用愛將心偷》是唱D調為主之外,其餘四首都是唱降E調為主的,而音域最闊的是《京華春夢》,是一個八度加一個純五度(降E調的低音mi到ti音);其次是《歸帆》,是一個八度加一個純四度。一個八度加一個純五度,確是很普通的音域,很多出色的歌手,音域都可以超而過之。再說,聽當年汪明荃的《京華春夢》唱片版本,感到她唱到最高的那個高音D時,是頗吃力的。
比較有趣的是顧嘉煇為汪明荃寫歌,有轉調的竟也不少。當然,唱功有待改善並不等於連轉調歌都唱不來。何況轉調的歌曲也有易掌握與不易掌握之分的。就如下面所示的《用愛將心偷》與《撲蝶》:
看曲譜,《用愛將心偷》在D調與A調之間轉來轉去,《撲蝶》則在降E調與降B調之間轉來轉去,調性色彩的對比與變化都頗強烈。只是,兩首歌要是用固定唱名法記譜,卻完全不難掌握的,事實上,此時《用愛將心偷》雖出現了升fa音,但僅有半拍,一閃即逝,汪明荃總不會如此都應付不來。
在《京華春夢》中,顧嘉煇在轉調的搞作上就更繁,短短四句副歌,前兩句是降E調,第三句轉到降B調,第四句又立刻轉到降A調,這樣連續的轉調,予人的錯覺是音域闊了,頗有「尺幅千里」之妙。不過,以固定唱名法記譜,這一段副歌,同樣也是僅出現了一個佔半拍的升fa音是較難掌握的,這實在是很能讓汪明荃揚長避短的了!聽《京華春夢》,你也不得不承認,汪明荃也唱了轉調如此頻繁的歌調啊!
還可一提的是,在《歸帆》裡,主歌是降E調,副歌是降B調,但副歌的第三句,前面八個音有轉到F調(中國民間音樂術語謂之「壓上」)的傾向,但後五個音卻傾向於不轉,亦是一種別有色彩的離調手法,中國民間音樂裡也是常見的。